他的那句“贬为庶民又何妨”并非说说的,他是发自真心的。
几日后,京城那边还没有消息,却有探子打探了消息来说,四位王爷果真躲到了益州西北的城关镇中,而且还集结了边境将近两万人马。
这件事被沈熙料中,太子对沈熙赞许有嘉之外,孙墨尧都对他哑口无言。
可沈熙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算是让卢居风去推测,他也一定会说出这样的结果。
而且,理由也很简单。
益州西北比邻西曙国,而西曙国百年来时常滋扰边境,不管是朝廷,还是来此地的王爷们,都会派兵驻守,注意边境的情况。所以这里的士兵是最多的。
况且此前四王勾结之时,也为了避免遭到西曙国偷袭,自然在这里安插了军队。
他们若想重新开始,手头没有军队自然是不行的。
理由便也是这么简单。
但王爷与太子现在全都对他刮目相看,既然知道了消息,便也似有些想要仰仗他的意思。
太子这回毕恭毕敬去请了沈熙,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做。王爷也跟了过来,特别是当他知道太子对沈熙抱有的态度之后,便更加不放心让他们俩单独在一起了。
沈熙站在营帐正中的长桌边上,指着益州西北的地图,道:“根据消息来看,四王现在正处于白水江边的城关镇中。”
太子有些期待地看着他,问:“沈大人,如你看来,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沈熙拱手,“还是与四王讲和。”
“讲和?”太子蹙眉,似有些失望。
一旁葛臻冷哼一声,终于开口说话,“现在既然已经把王爷们逼入此境地,为何还要谈和?”
沈熙朝葛臻脸上瞥去,“难道葛大人认为大动干戈动用武力,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葛臻摇头,“未必最好。”
言下之意沈熙也是明白的,带了军队过来,若是真不做点儿什么,反倒是叫人以为他们是装腔作势了。
沈熙继续说,“但对方到底还是王爷,还是太子的皇叔,真要动手,只怕要驳了皇族的面子,倒是不好。”
孙慕辰点头,“所言极是。”
沈熙道:“益州西北的情况不如锦城这边富饶,怕是几位王爷也坚持不了多久。与他们谈和,若能成功,便不用费一兵一卒。而且在百姓的心中,也能落得口碑,对太子有益。”
“说得不错。”孙慕辰笑问,“那么由谁去谈?”
沈熙看了一眼太子,坚决地说道:“请扶风王出面去谈最妥。”
孙慕辰朝王爷看了过去,孙墨尧则一脸诧异地看着沈熙。
可以说,整个营帐中所有人都看着沈熙。
沈熙坦然地说道:“请王爷去谈和,是所有人中最为合适的。”
卢居风走了上来,拱手说:“沈大人说得很对,下官认为,其中理由有三。一是彼此同为王爷,地位相当。二是王爷现在手中无兵,不构成威胁,有诚意。三是大军在此,还需太子坐镇。所以,必须由王爷去。”
刚才卢居风一听到沈熙说出了王爷时,便猜到了他心里的理由。
但之前沈熙已经因为锋芒太露,搞得太子那么惦记他,这回只能自己上来说理由,风光可不能全都给了沈熙,否则最后又让王爷吃醋,他还想多过两天舒坦日子呢!
听了卢居风的理由,太子连连点头,“说得极是,那这件事便交给王爷你来办吧。”
既然是沈熙提出来的,孙墨尧也不好在这里拒绝,驳了沈熙的面子。
况且,之前他刚决心不做小孩子脾气,也不会说出什么回封地的话,所以哪怕心中有些没底,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谁知沈熙却在王爷答应之前,又提出要求说,“禀太子,倘若真要王爷去谈,还有一个条件。”
“你说。”
“请借王爷五千兵马。”
(求留言ww)
第101章 谈和
太子手中的三万兵马还是问魏老将军借来的,军队中偶有不服,也只能作罢。现在还要再借给王爷,只怕要有更多人有怨言。
但是现在王爷手中无兵,全都散去益州各地维持秩序治安去,又怎能全都调回来。
“五千?”孙慕辰这时候反倒是朝葛臻看了过去。
葛臻此时却说,“既然都说是谈和,为何还要带兵,之前不是说,手中无兵,不正是请王爷去谈和的最好理由吗?”
沈熙却摇头,“此”兵”只是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