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颜卿眸子一沉,冷声喝道:“因为什么?”
香冬眼圈一红,颤颤惊惊的回道:“因为娘子和离的事,怨恨上了殿下。”
“放他娘的狗屁。”姚颜卿咬牙骂了一声,握着古玉的手紧了又紧,他是文官,素来最注重“体面”二字,如今这般失态说出这样一句粗话来,可见其怒意。
香冬“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身子不由自主的颤着,头几乎要贴在地面。
“日后再有这样的事,不必叫五姐出面,只管叫府里的管事妈妈打发了她们便是。”姚颜卿沉声吩咐道,抬手一挥。
香冬应了一声,起身后退了下去,刚出屋子,便听见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心头一颤,脚步的步伐便加快了几分。
姚颜卿是个文人,自不会作出主动打杀上门这样失了体面的事,他是文官,自有文官的手段,次日早朝,他便参了定远侯长子杨国纪一本,痛斥杨国纪放任手下强抢民女,为害百姓。
杨国纪任致果副尉,七品小官,若不是其父是定远侯,只怕站在太和殿上的朝臣多不知此人是谁。
姚颜卿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在他口中杨国纪已于畜生无甚区别,他常伴在晋文帝身边,最常叫人想起的便是他侍读学士的身份,又因他不曾主动弹劾过朝中官员,倒叫不少人忽略了他身上还担着御史的差事,如今他乍一开口,便叫百官明白了何为一鸣惊人。
有不少人拿眼打量着姚颜卿,琢磨着他这是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圣人授意,他才拿杨国纪开了刀,毕竟定远侯府和他还是有着一层不浅的关系,说起来,礼法上姚颜卿还得称呼定远侯一声父亲,杨国纪更是他的继兄,他这是要竖立铁面无私的官声?
定远侯上朝从不发言,他尚有几分自知之明,知晓自己不为晋文帝所喜,故而在朝堂上只装聋作哑,可眼下,由不得他在闭目塞听了,当即站出一步,倒不为长子喊冤,只一味告罪,痛诉自己教子不严。
晋文帝对于姚颜卿会参杨国纪一本颇有些意外,面上却是不显,等定远侯出来告罪后,才淡淡的道不是他之过,只是对于杨国纪却未曾放过,当即下令撤其职位,令他在家闭门思过。
定远侯当真不知自己何处得罪了姚颜卿,竟叫他拿长子开刀,早朝一散,他略迟了一步,有意等姚颜卿出来,姚颜卿迈步慢悠悠的步子,伸手虚扶着徐太傅,低声与他说着话,脸上挂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
“姚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定远侯甚是客气的开了口。
徐太傅拍了拍了姚颜卿的手,先一步走了。
姚颜卿淡淡的笑着:“侯爷是武将,我是文臣,走的太近怕是不合时宜。”
定远侯皱了下眉头,声音压低了几分,问道:“敢问姚大人,定远侯府可是有得罪之处?”
姚颜卿轻笑一声,清朗的声线中透出丝丝阴冷:“有没有得罪之处,侯爷且回去问问昨日上门的老妈妈便一清二楚了。”
第96章
定远侯回府时一身寒气让人退避三舍,避让到一旁的下人几乎都能听见他的磨牙声。
邱妈妈远远的见定远侯一身寒气席卷而来,心下不由一惊,忙让小丫鬟进去通报,她则快步迎了下去,若换做往日,定远侯必会给福成长公主身边服侍的老人几分体面,可今日却是伸手一挡,险些把邱妈妈推了个跟头。
邱妈妈脸色一变,稳住身子后,寒恻恻的看向了一旁避让到墙角的小丫鬟,冷声道:“今日之事谁要是敢多嘴,仔细着你们的皮肉。”说完,脚步一抬,追进了院子里。
福成长公主歪在美人榻上,手上打着一把流苏扇,漫不经意的摇着,见定远侯大步流星的走进来,仅仅是撩了一下眼皮,红唇轻轻一勾,漫不经心的说道:“今儿可是出奇了,怎么这么早就归了家。”
定远侯牙齿咬的“咯咯”作响,一撩衣袍,大马金刀的坐在宽倚上,冷声道:“你昨日使了人去临江胡同那边?”
福成长公主打着扇的手一顿,身子略正了正,抬头看向定远侯,道;“是又怎么了?我自己的亲生儿子我还不能叫来府里了?”福成长公主心下略有几分稀奇,往日里可不曾见他过问过这些事。
定远侯冷笑一声:“怎么了?今儿早朝你那好儿子可是参了大郎一本,直接把人参回了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