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敌国_作者:隔壁的加菲猫(311)

  温清衍微微俯身,也没谦虚,直接举荐了一人选:

  “依微臣之见,盛元二十年进士,黄大人,可担此重任。”

  皇上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盛元二十年,便是三年前。

  三年前,姓黄的进士……

  皇帝微微敲了敲手指,在脑海中稍稍回忆了一番,顿时便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

  黄明生,盛元二十年进士,绍城人士,最为关键的是,这人与大皇子一脉关系极为亲近。

  皇上能够想到的,其他人当然也能想到。

  毕竟这殿试三年一次,每一次能被赐为进士的不过寥寥四十人,就是想不记得也难。

  这下众人对于温清衍这番操作属实是有些看不懂了。

  你说温清衍这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好不容易才从户部薅出了一个位置,结果又塞一个大皇子的人进去?

  这和不换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下五皇子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温清衍了。

  亏他刚刚还在心里夸他干的漂亮,结果转身这人就来了这么一招?

  皇上则是微微眯了眯双眼,直直地看向温清衍:

  “温爱卿为何觉得这黄明生合适?”

  “启奏皇上,微臣举荐黄大人原因有二,其一是黄大人较为年轻,今年不过而立,比起其他大人,心思会更加活泛。这其二,便是因为黄大人出身商贾之家,从小耳闻目染,比其他大人更同开源之术。”

  温清衍微微俯身,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任谁听了,也挑不出一个错儿来。

  就连皇上的脸上,也露出了赞同的表情来:

  “温爱卿说的有理,传朕旨意,任黄明生为户部员外郎,从六品,明日便去户部任职。”

  “是。”

  皇上下了明旨,所有人除了点头应答,自然不好说其他的话。

  但这从六品,到底还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毕竟员外郎这个位置,多一个人也不算多,至少不需要从户部再踢人出去。

  然而大皇子一脉这口气还未完全松下去,便有听到了皇上接下来的一番话:

  “朕记得,温爱卿自回来后,似乎就闲下来了?”

  “回皇上,是。”

  皇上说这话自然是有原因的。

  毕竟在天齐,翰林,只是一个任职的标准,一般在翰林院之中任职的人,除了翰林院本身的官职外,还能担任一个拥有实权的位置。

  像是温清衍这样的侍读,一般也会同时在六部任职。

  只会当初温清衍自请外放,回来的时间也不凑巧,六部之中都没有合适的位置,便耽误了下来。

  “朕没记错的话,你回京已经有两年了,继续闲着也不是事儿。这为国库开源之事既然你率先提出,那就同这黄明生一起,负责这件事好了。”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地加上了一句:

  “朕看这个左侍郎的位置就挺适合你,明日温爱卿就和黄明生一起,去户部任职把。至于赵爱卿……詹事府那边还缺一个詹士,就由你去好了。”

  这一同安排,直接给大皇子一脉的一众官员给打蒙了。

  他们刚刚还在庆幸只是多了一个从六品的员外郎,结果皇上马上就换了一个侍郎?

  要知道在六部之中,侍郎可仅仅只次于尚书之位!

  然而还不等大皇子一脉的官员们伤心。

  就又听到了皇上让户部原本的左侍郎担任詹事府詹士的任命。

  詹事府詹士一职之所以悬空,到底还是因为天齐现在储君未定。

  詹事府是为了储君服务的部门,没有储君,詹事府中有没有主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詹事府之外,其余为太子服务的一干部门与职位,例如太子太傅等,也都同样处于悬空的状态。

  皇上现在任命了一个詹事府的主事之人,是否证明皇上心中对于储君的人选已经有了定论?

  谁不知道户部的一众官员是坚定拥护大殿下的存在,现在皇上让大殿下的人平调到这个位置,是否可以说明,在厉王与大殿下之间,皇上还是更加属意大殿下?

  这样一想,丢掉一个户部侍郎的位置,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起来。

  也是顾砚书不在这朝堂之上,若是在,看到皇帝这一番操作,就能知道,这是端水大师又开始端水了!

  这真真假假的,总归是要让大皇子与厉王府的天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之上。

  但总的来说,这一局,依旧是厉王府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