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嫁给男二当王妃_作者:十一(258)

2021-12-09 十一

  老将军闻言楞了一下,“长行向我提起过,你是一个医者,看来此言不虚。”

  “将军谬赞了,晚辈只是略知一二。”

  老将军笑了一下,只是这笑放在严肃的外表上,倒让人有些害怕,沈杨眼神坦然的注视着老将军。

  “我还有多少活头,自己心知肚明。”

  沈杨抿起嘴唇,或许不止老将军心知肚明,祁衍也明白,所以才迫切的希望他来看看。

  就在这时,有个士官进来向老将军汇报。

  “先帝遗诏已经传到南方,由十三皇子祁襄带领的起义军正在赶赴京城。”

  老将军点点头,士官退下后,老将军对沈杨说:

  “想必再过两个月,你又要回京城去了,来回奔波就为了看我这个老头子一眼。”

  “能够见到将军,这是晚辈的荣幸。”

  老将军看着沈杨的目光很是和蔼,仿佛在透着他看见自己意气风发的外孙。

  “西南的鞑靼已经退走,被戏耍一通,恐怕会来找我这个老头子撒气,不过有我在一天,他们就不敢攻城。”

  沈杨仿佛意识到什么,他看到老将军眼中似有若无的遗憾。

  “我死后,秘不发丧,等到一切尘埃落定。”

  这句话,老将军说的很平静,沈杨心里堵得很,握紧手中的茶杯。

  秋天的边城比京城冷,寒风刺骨,夹杂着黄沙。

  远在京城郊外,沈家长子沈振用布随意包扎自己胳膊上的伤口,牙齿咬紧布条,他手底下的兵正在打扫场地,有个手下前来汇报——

  李校尉不同于三皇子,他尤为小心谨慎,不仅让三皇子给自己多带了兵马,并且分三路赶赴边城,沈振只堵截到以李校尉为首的一批人马。

  好在分成三路,李校尉的兵力对比沈振不足,但沈振和手下还是各有伤亡,他现在必须尽快找出余下的两队人马。

  来不及休息,沈振带着人一路赶赴边城。

第160章 平定(4)

  当初冬的第一片雪飘进皇宫,落在琉璃瓦上,宫门——开了。

  白雪盖住地上的血渍,却盖不住浓烈的血腥味。

  整齐划一的军靴踏足白雪,一层薄薄的雪变成脚底下的污泥。

  长公主带兵迎来,注视为首的人良久。

  ‘哐当’,她丢掉手里的剑,双膝重重磕在地上,额头贴在冰冷的地砖上。

  “罪臣祁安,叩见吾皇。”

  凛冽的风将京城的雪送去边城。

  历经两月的夺位之争,最后以民心所向的彬王获得最后胜利结束。

  消息传到边城的时候,边城的人已经穿上厚厚的冬衣,沈杨待在边城已有一月。

  鞑靼在西南被戏耍一遍,屡屡在边城试探,但只要闻老将军还在,他们就不敢贸然进犯,可是冬日的寒冷显然也在考量鞑靼的底线。

  人饿极,会发疯。

  这些日子,因为迟迟不见闻老将军的身影,城门外的鞑靼开始时常过来试探,老将军手下的将士进出将军府的次数愈发频发。

  沈杨呆在书房代替闻老将军处理军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老将军手底下的将士都是在跟随将军驻守边城数十年的老人,面对沈杨这个年轻又文弱的男人,多有不屑之意,难免懈怠了。

  可是沈杨不能有所怠慢,书房的烛火常常亮至深夜。

  今夜也是如此,如心披着厚厚的冬衣送来热汤,进了书房前抖落身上的雪才推开门。

  如心把热汤放在案桌上,嘴里吐出一口白气,看着伏案的王妃,低声劝道:

  “王妃,夜深了,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吧。”

  沈杨适才抬起头,捏了捏眉心,询问起将军的近况。

  闻老将军年事已高,即使有姜神医在侧,也拖不了多长时间。

  如心说着话跺了两下脚,边城的冬天实在太冷了。

  “将军很喜欢惠平郡主,昨天还念叨着想惠平郡主。”

  何止是将军喜欢惠平郡主,惠平郡主也很喜欢老将军,因为老将军总是会给她一些木刻的新鲜玩意。

  沈杨捧着热汤喝了一口,稍微缓解了身躯的冰冷,瓷碗里的热汤捂热了手指。

  “惠平还在病中,别让她跑过去,免得过了病气给将军。”

  惠平郡主一直待在京城,来了边城有些水土不服,入冬后就直接受寒病倒了。

  “奴婢知晓,不会让惠平郡主去见将军。”

  沈杨点点头,起身准备出门,如心忙从一旁取下斗篷给王妃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