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他知道靳锋住在这儿, 还感慨高山不愧是个务实派,如今知道靳锋早就住这儿,还一住就是很多年,始终没有搬过, 汪洋:何止务实,这是一直单身。
单身到了房子都不用换的境界。
堂堂霸总,这真是……
汪洋悄悄看向开门的靳锋, 眼底不禁流露了一点对“高山”的同情。
高山则在玄关给汪洋拿了双拖鞋, 自己光脚走了进去。
汪洋很快意识到这双拖鞋是靳锋自己的。
家里没有第二双拖鞋, 岂不是说除了靳锋自己,这边公寓鲜少有人来。
靳锋进屋, 像是知道汪洋在想什么,开口道:“我独居,请的钟点工两天会来一次。”
顿了顿,“钟点工有鞋套。”
算是解释了为什么住处只有一双拖鞋。
这弄得汪洋脱掉鞋,光脚站在地上, 都不好意思穿那双拖鞋了。
汪洋弯腰,把拖鞋拎起来,带进屋,走近,丢到靳锋脚边,“你穿吧,有暖气,我不冷。”
靳锋在餐桌旁倒了两杯水,一杯摆在桌边给汪洋,一杯自己喝着,闻言笑笑,看着汪洋:“你在我这儿和我客气?”
靳锋把拖鞋踢过去,示意汪洋:“别客气,穿吧。”
汪洋便没有继续客气,穿上了。
一穿发现,这双鞋非常宽松,套在他脚上大了至少两码。
汪洋:好吧,身高差毕竟在那儿。
靳锋示意公寓就这么大,让汪洋随便看看,自己走进厨房。
汪洋站在餐桌旁,四处看了眼,发现这套复试公寓确实不算很大,但也不小。
一楼约莫有一百多平,除了一个关着门的房间和一个卫生间,厨房、餐厅、书房都是开放式连通的。
整个软硬装的风格应该是公寓原本就有的,不算新,但颇有质感。
东西不多,有些空,好在生活气息尚可:连落地窗边的沙发上都扔着几份文件。
汪洋觉得很奇妙,从前他只在传闻中听说过的地方,如今到了他的脚下。
连“远远仰视”都成了“置身其中”。
再转头看去,靳锋站在冰箱前。
那道他从前连远观都没有资格的身影,如今正在替他想,等会儿该煮点什么东西吃。
“会做吗?”背对着他的靳锋问。
汪洋回神:“啊,会一点。”
想了想,诚实改口,“不会。”
如靳锋所说,他天天通告,基本都是吃快餐。
不过么……
汪洋走向厨房,摸出手机:“可以现学。”
“靳……锋哥会吗?”汪洋走到靳锋旁边,跟着往冰箱里看。
靳锋看了看汪洋,哼笑:“不会。”
“上学的时候要么吃家里的,要么吃学校食堂。”
“工作了吃快餐外卖餐厅,有食堂了吃食堂。应酬就吃酒店。”
汪洋忽然问:“那这冰箱怎么有菜?”
不是都不在家吃的吗?
靳锋:“……”
靳大总裁怎么好直说这是汪洋打电话给他后,他临时想的策略,让钟点工送来的。也压根没想和汪洋在外面吃,本来就像把人领回公寓。
靳锋和汪洋站在冰箱前对视,靳锋没吭声,汪洋则自发戴上了看高山的滤镜,自己替靳锋想了个说辞:“噢,来的路上让人安排的?”
靳锋坦然接受了这个说法,点头:“是。”
汪?自带滤镜?洋:不愧是高山,总是安排得格外妥帖。
汪洋见冰箱里有茄子、丝瓜、青菜,还有切好的肉丝、剁好的鸡块,提议煮这些简单的。
靳锋把那几个菜拿出来,汪洋倚着岛台,端着手机在闪音上搜菜谱。
靳锋转身,便看到岛台前的汪洋:
长睫掩眸,袖口捞上去一些,露出白皙的腕子,整个人看着又沉静又乖,气质里除了少年感,又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超乎年龄的稳重。
靳锋一直很明白汪洋身上到底有什么吸引他:除了那天大御舞台下的回眸一瞥、命运般的让他看进了眼底,还有便是汪洋身上徘徊在年轻与成熟之间的“矛盾质感”。
具体起来,约莫就是,汪洋有年轻的样貌、嬉笑间的神态是年轻人拥有的纯粹,但他同时也有超乎年龄的稳重
靳锋看过汪洋的很多直播,一开始人少的时候,他便能巧妙地处理回应一些不太好听的声音。
粉丝多了,他面对一些例如“榜一阿姨是不是包了你”的争议,依旧能做到面不改色地直面、冷静巧妙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