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_作者:绣生(101)

  荆卫山连连应是,看着下头井然有序的状况也颇为感慨唏嘘,神色间也振奋起来。

  他任山西布政使这些年,无功无过谈不上功绩,更没有雄心壮志。有周为善这个势大的巡抚在上头压着,好事都是周为善的亲信去办,坏事全是他们这些人的,也习惯了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可这些天来,他在太子殿下手底下当差。太子处事松弛有度,赏罚分明。下臣按照拟定出来的框架一条条施行,如今再看着努力得来的成果,多少有些与有荣焉。

  想当初科举入仕时,谁又没有抱过效忠朝廷造福百姓的雄心壮志?只是满腔热血到底在无望的前路里渐渐凉了下去。如今跟随太子,他仿佛又找回了当初的热血澎湃。

  其实他不过才四十六岁,离着致仕之年尚有二十四年。

  不求入内阁封侯拜相,只要兢兢业业,日后再进一步并不是没有可能。

  荆卫山领了命,便匆匆下了城楼,去命人往各州府传令去了。

  殷承玉背着手看城楼下的百姓,余光分了寻过来的薛恕一丝:“休息好了?”

  这些日子薛恕不仅四处奔波,还要兼顾伺候他,日日睡得迟起得早,估计也累的不轻。今日一早没见着薛恕过来,他也没让人去叫。

  薛恕还没从梦中摆脱出来,此时看着他,便忍不住将他与梦中对比。

  怎么看,都还是如今这个人叫他欢喜。

  大燕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冷月需在天上,才能照亮冥夜。

  “谢殿下体恤,已休息好了。”薛恕敛眸应道。

  “那便随孤回官署一趟吧,下头来报,大同来了急报。”殷承玉自他身侧经过,宽大的衣袖扬起来,一刹那与薛恕的衣袍纠缠,又很快分开。

  薛恕目光定了一瞬,很快便跟了上去。

  回了官署,送信的兵士已经等候在堂中,神色惶恐焦急。

  “发生了何事?”

  殷承玉接过信件,边说边拆开了信件。待看清内容之后,脸上残留的笑意便尽数沉下了下去,他将信件重重掷在桌案上,声音发冷,几乎有些咬牙切齿:“荒唐!”

  薛恕拿过桌上的信件,看过一眼,脸色也难看起来:“臣这就带人去追,绝不能让这些病患流入其他地方。”

  ——大同总督急信:因近两日有流言说太子调兵封锁整个山西,准备屠城以绝后患。大同灾民于昨晚冲破了士兵的防线,往相邻的陕西和宣府等地逃去了,其中还有不少染疫病患。

  作者有话要说:

  狗勾:我必然不会对殿下做梦里的事。

  大狗:废物:)

  PS:“大燕贵公子,气盖苍梧云”原句出自李白“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第40章

  往陕西和宣府等地逃窜的百姓约有数千人。

  官兵没敢硬拦,竟让这些百姓冲破了防线,逃往他处。

  “必须将人截下来,一旦让这些染了疫病的百姓逃亡他处,后果不堪设想。”殷承玉面色阴郁,眼底满是怒意:“薛恕带人往陕西方向拦截,孤亲去大同府。”

  时间紧迫,薛恕领命之后便立即带了人往陕西方向急奔而去。而殷承玉则同时出了太原府城,赶往大同府。

  策马疾驰将近三个时辰,殷承玉赶到大同府府城时,就发现大同与其他州府极为不同的气氛。

  其余州府的百姓亲身经历过周为善的暴行,一开始几乎不敢在白日里上街,行事也多有躲藏。但如今观大同府,却是所有百姓都走上了街道。他们缓慢往同一个方向走去,神色间有畏惧有不安,也有掩饰不住的愤怒。

  “那个方向是蔚县,处于大同和宣府的交界处。”殷承玉勒住马,遥遥看了一眼,没有入城,又直奔蔚县而去。

  蔚县在大同府最北边,与北直隶所属的宣府交界。

  山西东面有高山阻隔,南下又需经过太原府城等重重关卡,这些灾民便尽数往西南边交界的陕西与北边交界的宣府逃去。

  殷承玉带人赶到时,就见蔚县边界上重兵陈列。

  但被挑起了恐慌和怒火的百姓此时并不畏惧这些士兵,已经开始有人不断冲击防线。这些驻守的士兵大多是山西籍贯,此时面对群情激愤的同乡百姓,犹豫迟疑之间,便逐渐有了败相。

  百姓们聚集在一处,不断往前冲击。而兵士们却有所顾忌,只能不断后退。

  殷承玉策马上前,大同总兵蒋孝文瞧见他,连忙擦着汗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