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_作者:绣生(44)

  ——卫西河想见他。

  他没有考虑太久,便在当晚带着薛恕去了卫府。

  卫西河的住处在卫府最西边的院子,一道月亮门隔开了这处荒僻的院子与整个卫府。

  远处可见卫府主院灯火辉煌,而卫西河这处西院,黑得不见五指,只有一盏烛台勉强照亮。

  “大人请随草民来。”执着烛台的是个高壮青年,因为光线太暗看不清面容,只能从衣服上分辨,应该是伺候卫西河的下人。

  殷承玉随着对方进了屋,就瞧见一瘸一拐迎上来的卫西河。

  按照上一世推算,他今年应当刚刚弱冠。穿着一身泛了白的灰袍,瘦弱伶仃,唯有一张脸笑起来时,还能看见几分从前的斯文俊秀。

  殷承玉的目光下意识落在他的腿上,这个时候的卫西河还没有瘫痪。

  上一世他见到卫西河时,他已经二十有五,双腿因为护理不当彻底残疾,只能靠轮椅代步。整个人更是瘦得颧骨高凸,唯有一双满是沧桑的眼睛里,还闪着不甘的光。

  那时他身边也并没有人伺候,对比看来,他如今的情况还算好。

  “太子殿下千岁。”

  卫西河将人迎进屋坐下,便要跪下行礼。

  殷承玉抬手拦住,没叫他跪下:“孤趁夜而来,不是为了这些虚礼。下头人回禀,说你手中有柯守信贩卖私盐的账目?”

  他原本只是叫人盯住卫府的一举一动,没想到卫西河如此敏锐,不仅察觉了有人盯梢,还猜到了背后之人是他。借着暗探之口邀他前来。

  殷承玉上一世就十分欣赏卫西河的坚韧机敏,如今更甚。

  只可惜上一世卫西河在柯家覆灭之后,选择了绝食而亡。不然他或可多一名股肱之臣。

  “是。”卫西河并没有同他玩些弯弯绕绕的手段,朝跟在他身侧的青年使了个眼色,对方便去了里间,片刻之后捧出两本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册子来。

  “历年账目都在此了。”

  殷承玉接过,大致翻看之后,心里就有了底。

  毕竟提前了五年,这些账目并没有上一世齐全,但也足够用了。

  他将账册交给薛恕收起来,看向卫西河:“你有何条件?”

  “一切尘埃落定后,请太子将柯守信交由草民处置。”卫西河跪趴在地,垂下的眼中闪过怨毒。

  殷承玉到底惜才,不愿看他走上绝路:“你自己呢?”

  卫西河直起身来,眼中有片刻迟疑,但又很快坚定下来。他没有像上一世那样拒绝殷承玉的招揽,而是道:“若可以,草民想入宫为内侍。”

  “你心性坚韧,学识过人。便是身体有缺,但孤并不是那等狭隘之人,若你愿意,可入东宫为幕僚。”

  这是殷承玉能给他最大的许诺。

  但卫西河却仍是摇头,他以额触地:“谢殿下厚爱,但草民是残缺之人,不敢污了太子名声。”

  见他执意如此,殷承玉便不再劝,起身道:“孤允了。入宫之事,叫薛监官替你安排。你腿部有疾,不便在宫中行走伺候,只能入东西厂。”

  卫西河谢过恩,起身送他至偏门。

  在薛恕经过他身侧时,他又出言叫住了薛恕:“薛监官请留步。”

  作者有话要说:

  狗勾:殿下替我出气,殿下对我真好。

  殿下:。

第18章

  薛恕脚步一顿,回身看卫西河。

  他的目光并不友善,甚至可以说带着冷冰冰的敌意。他一向对殷承玉的情绪十分敏感,从殷承玉邀卫西河为东宫幕僚时,他就知道卫西河是特别的。

  东宫有许多幕僚臣属,他们为太子出谋划策,讲解天下大事,太子也待他们礼遇有加,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卫西河不一样,他总觉得殷承玉看着对方的眼神,透着一种他无法理解的熟稔。

  在他看来,殷承玉其实是个多疑的人,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有那么寥寥几个。但这个卫西河,明明从未见过,殷承玉却似对他并无戒心。

  就好似当初带他回东宫时一样。

  东宫里有了郑多宝、赵霖不够,还要多一个卫西河吗?

  薛恕心中念头翻腾,面上却还维持了平静,只眼神却骗不了人。若不是怕殷承玉生气,他面对威胁的第一反应是杀了对方。

  “何事?”

  卫西河没有错过他眼中翻腾的杀意,虽不知是从何而来,但他还是垂下头,极力让自己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威胁:“薛监官的胡子剃得不够干净,普通人或许看不出端倪,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