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_作者:绣生(52)

  薛恕顿时坐直了身体,定定盯着看了一会儿,终于按捺不住,自树上跃下,去了主屋禀报审讯结果。

  殷承玉刚洗漱完,就听下头汇报,薛恕来了。

  他嘀咕了一句“怎么这么早”,还是换了身衣裳出去见人。

  薛恕等在堂中,瞧见他出来,眼睛抬起来,眼珠就不动了。

  “一早寻来,所为何事?”殷承玉在主位上坐下。

  薛恕如实禀报了审讯结果。

  情形倒与殷承玉所料相差无几,他屈指轻敲案几,半晌才道:“昨日城中的事遮掩不住,关海山必定已知晓万有良的情况。任他缩在卫所里不出来也不是个事,你去一趟,将人带回来。”

  “至于海寇之患……”殷承玉将能用之人在脑海里过了一遍,道:“孤再另作安排。”

  说话间,正好厨房下人送了早膳来。

  殷承玉便命人摆在厅中,施施然在桌边坐下。瞧见薛恕还杵在边上,便叫他一道坐下用膳。

  薛恕在他下首坐了,却没看面前吃食,只盯着殷承玉。

  殷承玉的礼仪规矩历来被称为典范,举手投足间尽是优雅。他夹起一块白玉桂花糕轻咬一口,慢条斯理地咽下,凤眼斜斜瞧着薛恕:“若不想吃,便滚去办事。”

  他这一句话并未带什么恼意,反而因着那双斜斜瞥过来的眼眸,带出几分撩人情思。

  薛恕的眼神霎时热烈了起来,压得极低的眼睫之下,无数情绪交织翻腾。

  他低着头,极慢地拿起筷子,去夹放在殷承玉面前的那碟白玉桂花糕。

  却在伸过去时,被殷承玉用筷子压住。

  殷承玉打量他面上神色,神情似笑非笑:“不是不喜欢吃甜?”

  薛恕抿起唇,半晌才说:“殿下喜欢。”

  殿下喜欢吃,那他便也喜欢吃。

  他想知道对方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滋味。

  “那这一碟便赏你了。”他的话取悦了殷承玉,他收回手,示意边上布菜的下人将那碟桂花糕放到薛恕面前。

  刚上桌的桂花糕只动了一块,那被殷承玉咬过一口的半块就放在最上头。

  殷承玉放下筷子,端起热茶轻抿一口,透过氤氲的热气看着薛恕。

  见他果然又先去夹他吃过的那块,眉尖便动了动,勾唇笑起来。

  *

  用过早膳后,殷承玉便去盐使司官署寻方正克。

  磨磨蹭蹭不想走的薛恕则被他打发去了卫所逮关海山。

  方正克的伤已经养好,这段时日里他待在官署里大门不出,只安心理清盐使司的卷宗和账目。当日万有良为了毁灭证据火烧盐使司档案库,殷承玉安排的人虽然抢了一部分出来,却还是有不少损毁。

  “如今虽然已经理清部分,但不过是冰山一角。”方正克满面怒色:“只看这残留账目,管中窥豹,便知这些年来长芦盐使司内里如何腐败!”

  这些年里,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望京到地方的盐政官员,恐怕没几个是干净的。

  “殿下若想动其根本,还得想办法厘清历年账目才行。”

  “这有何难?”殷承玉将整理出来的账目一一翻阅过后,道:“方御史且瞧着吧,孤自有办法将这些蛀虫都揪出来,盐税事关国本,长芦盐使司之乱象决不能再放任。”

  殷承玉与方正克一番恳谈之后,便回了天津卫城。

  经过一夜功夫,大沽口的消息显然已经传回了天津卫城,迎出来的官员瞧见殷承玉,各个面带惶惶之色,却谁也没敢表露太甚。

  殷承玉却不再与他们虚与委蛇,直接摆驾去了衙门公堂,接着便命人将盐商与漕帮当家均宣到了公堂上。

  八大家三大帮的当家们齐聚公堂,跪了一地。

  殷承玉端坐高堂,手里端着茶盏,茶盖边缘缓缓滤过茶沫,姿态从容地轻啜。

  当家们被晾了快两刻钟,跪得膝盖都发了麻。面面相觑半晌,最后推了盐商之首曹峰出来说话。

  曹峰拱了拱手,陪着笑脸道:“不知道太子殿下召草民们前来,所为何事?”

  “是有些事想问问诸位。”

  殷承玉“当啷”一声合上茶盏,茶盖撞击茶碗,鸣声清脆:“有人检举长芦盐使司盐政混乱,私盐泛滥挤兑官盐。孤特奉皇命前来彻查……”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目光缓缓掠过下方,将众人表情收归眼中,方才继续道:“查了这些日子,孤发现长芦盐使司不仅账目混乱,盐转运使万有良还伪造户部文书,私发盐引,截留税银,实在罪无可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