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_作者:假面的盛宴(646)

2018-03-03 假面的盛宴

  甚至是近多年已经少在人前露面的老族长,也让人搀扶着来到村口。

  ……

  近了,远远就能看见立在村口的功名旗杆。

  一共有三座。

  第一座乃是薛庭儴于嘉成六年丙午科乡试,中第一名解元时,亲手所立。第二座乃是薛庭儴于乙酉年殿试,中第一名状元时,由老族长亲手所立。最后一座则是薛庭儴官拜提督巡抚时,由现任族长所立。

  三座五丈些许的旗杆,分别是一斗、三斗、四斗,其上悬挂着红边黄地儿的大旗,迎风招展。

  一个官员此生最高的荣光,莫过于此。

  而薛庭儴用了十年完成。

  ……

  “爹,快到了吗?咦,那是什么?”一辆马车中,传来个小姑娘稚嫩的询问声。

  一个温柔的女声回答她:“那是你爹的功名旗杆。”

  “好高,好大,好威风。”小女娃用三个好字,表现自己的惊叹。

  招儿侧脸看了男人一眼,就见他脸绷得很紧。

  她在心里笑叹了声,拉上他的手。

  第227章

  明明没有太阳,却觉得光线格外刺眼,薛庭儴半掩着眼看向那几座高耸的功名旗杆。

  记忆在此时一下子重合——

  “你别以为我小,就不懂事。我爹说了,薛举人很厉害,读书很厉害,以后要当大官的。”

  ……

  “狗子想读书吗?”

  “想。”

  “为什么想?”

  “我想替家里光宗耀祖,当薛家最有出息的人,以后当个好官,咱家就不用交税子了……”

  ……

  “怎么了这是?”被堵在后面招儿,说了句。

  “没什么。”

  薛庭儴笑着,下了马车,才转身将妻女扶下来。后面马车里的几个小的也都跟着下了车,还有招娣和沈平夫妻两人,都下了马车。

  村口,老族长让儿子薛金泉扶着,身后站了无数人。

  有庄稼人打扮的村民,有穿着学子衫的学子,有很多很多人,大家都看着这里。

  “大人,庭儴,你总算回来了。”

  老族长颤颤巍巍走来,薛庭儴忙上前一步扶住他。老族长已经很老了,十年的时间足够他花了眼睛,掉了牙齿,白发苍苍。

  “堂爷。”

  薛庭儴唤着,一面制止了老族长身后打算行礼的众人:“今日我回归故里,就不是官,而是余庆村是薛氏一族的普通人,不用行礼。”

  族长薛金泉这才忙出声,让都别行礼起来。

  老族长老泪横流,抹着眼泪道:“堂爷说可能见不到你了,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堂爷,庭儴不孝,这些年竟一次都没能回来过。”

  “你在外头忙,做着大事,担着大任,哪有空回乡。堂爷不怪,堂爷不怪的……”

  薛庭儴扶着老族长一路向村里走去,身后跟着招儿等人,四周则是陪着无数村民族亲。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场面极为罕见。

  哪怕是调皮如宁宁,这会儿也是绷着小脸,没敢吱声。

  ……

  这些年余庆村变化极大,不再像个小村庄,更像一个镇子。

  宽阔笔直的青石路,是村里的主路。两侧还有些小商铺,卖着一些杂货、笔墨纸砚等物。再往里就是一户户村民的房子,而薛氏一族的宗祠以及余庆书院,就在大路最底部。

  还是如同以前的那般布局,不过余庆书院则在正向,薛氏一族的宗祠则是侧向,再靠里是薛族长家,还有一座大宅子占据了另一边。

  是薛宅,占地颇大,早几年就修好了,却一直空着,说是等薛庭儴哪日回乡了,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薛庭儴先去宗祠上了香,才去老族长家里小坐。

  问了问村里如今的情形,问了问书院,问了问那些都是他长辈的村民们。这些人有的还建在,被提及就让人扶了进来,边叙旧边抹眼泪,还有的在这十年中陆陆续续都去世了。

  薛庭儴听闻后,免不了唏嘘,心情也有些低落。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余庆书院的山长是薛俊才。

  薛俊才读书本就不差,只是被家里的变故所耽误。

  后,他听了薛庭儴的话,在社学里教书。沉淀了几年,又下场试过,不光考上秀才还中了举,却没继续往后考了,而是一门心思就在书院里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