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_作者:假面的盛宴(652)

2018-03-03 假面的盛宴

  “可我怎么知道她会想不开,我就是顺口那么一说,顺口那么一说……”

  薛财冲上来,一巴掌打在自己婆娘脸上:“臭婆娘,你还说。平时让你没事少说话,你不听还嫌老子烦,这下惹了这么大的祸事,看你还说不说。”

  这两口子闹得实在难看,免不了就有乡亲上去劝道:“薛财,你打你婆娘做甚,这些年了,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既不怨薛财媳妇,也不怨不上赵氏一个死人,难道怨薛庭儴不成?他回来了,所以他阿奶就死了。

  有些明白人就赶忙上前劝道:“都给我少说两句,想说回家和自己婆娘唠去,都瞎扯扯什么。”

  人群里有人喊:“族长来了。”

  又有人喊:“薛大人来了,薛大人来了。”

  “薛山长也来了。”

  该来的都来了,连老族长都来了。

  老族长颤颤巍巍的,刚站定就骂道:“这赵氏,祸害了我老兄弟,祸害了一家子,如今又来祸害我薛氏一族的脊梁骨,当初就该把你沉了塘,让你陪我那老兄弟去!”

  老族长可从来很少说这种狠话,明摆着就是气急了。

  薛金泉使了个眼色,便有薛家的人在一旁驱散人群:“都散了,都散了,围在这里做甚。”

  “还没报丧,都回家等着去,喜欢凑热闹!”

  “庭儴。”老族长望着薛庭儴,脸上带着遮掩不住的着急和恐慌。

  “堂爷。”

  “堂爷对不住你……”

  “堂爷你说这话做什么,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事,她到底是我亲祖母。不过到底是自己死的,还是其他原因死的,还得看看。”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

  就在这时,已经散了的人群又往这边走来,还有人喊道官府来人了。

  其实哪里是官府来人,而是京里的钦差来了,作为夏县知县王明德自然要亲自陪同前来。

  这些人来得极快,也不过须臾的功夫都到了近前。

  王明德满脸带笑,钦差也是如此,却在看清当下的情形愣住了。

  “这是怎么了?”

  钦差是个文官,穿着特定的钦差服饰。

  宣旨太监和宣旨大臣是不同的,前者是代表皇帝,圣旨开头一般是制曰,这种圣旨是不需要经过内阁,也就是没有到台面上,只代表皇帝的意思。后者则是经由内阁下发,以敕曰打头,是要在朝廷内部流通,上各地邸报,通晓所有官员,也是代表朝廷的意思。

  还有一种则是诏曰,这种是要通告天下,不光官知道,百姓也知道。

  能是宣旨大臣出面,这说明与官职有关,可如今薛庭儴却并不关心这官职的问题。也许之前他还在隔空和嘉成帝打了场太极,即是为了给自己挣脸面,也是为了试探帝王心。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祖母死,非承重孙当得服齐衰,不杖期,守孝一年。

  守孝期间,规矩诸多。

  于民来说,只要不是犯大忌讳,例如丧期婚嫁、生子、大摆宴席,没什么人会管你。可对于官员来说,规矩则又重了一层,别的不说,守孝期的官员当丁忧回祖籍居丧。

  如今正是薛庭儴关键时候,刚卸职被调往京城,大事未定的情况下,丁忧一年,等出丧再起复,谁知是时的时局如何?

  再说白点,丁忧一年,起复还需耽误半载左右,是时候谁还能记住薛庭儴是谁?

  薛庭儴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沿海一带各处都需他回朝中支撑,倘若他辛苦维持的局面被打破,就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近十年的辛苦可都全白费了。

  危机就在这时降临,谁也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第230章

  这种情况下,想瞒过去无疑是痴人说梦。

  薛庭儴也是个胸有丘壑之人,他淡定地步上前,面色微微有些低落:“有些不凑巧,薛某的祖母刚过世了。”

  王知县和钦差面露诧异之色,

  “竟是如此不凑巧。”钦差捏着胡须,满脸都是惋惜:“薛大人大抵不知,朝廷刚下来一份关于您的任命,陛下封了您为太子少傅。要知道这位置非是有功之人,非是陛下极为欣赏之人不可得,朝中多少人羡慕,可谁曾想竟发生了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