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丧系咸鱼的日常_作者:乔柚(221)

  但那个时候,没有人在乎真相究竟如何。

  夏国急需一个没有任何身份污点的帝王。

  所以,他嗓子喊哑了,膝盖跪疼了,头也磕破了,最终又被定南王抓了下去。

  姜悟被打进了大牢。

  百官决定推举襄王为帝。

  赵国打着要救回赵英血脉的旗号,从边境向夏国发起了进攻。

  接着,关京城内,赵国人前来救姜悟了。

  襄王带兵阻止,与赵澄打了个照面,在得知他是赵国太子之后,因为那双极像的眉眼,更加断定了姜悟是赵人无疑。

  那一次殷无执躲在暗处,看着襄王与赵澄交手,趁乱带走了姜悟。

  他一直告诉姜悟,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他相信姜悟有办法证明自己。

  一开始,姜悟说:“若真相就是如此呢。”

  “真相不会是这样。”那时殷无执也有在派人调查此事,发觉姜悟是赵国人的身份有诸多疑点,所以他敢向姜悟保证。

  “若实在查不清楚,你会与我一起遗臭万年。”

  “我不怕。”

  “我不想连累你。”

  “我知道。”

  也许是他的坚定打动了姜悟,他答应了。

  但夏国依旧彻底乱了,全国都在寻找姜悟的下落,并把殷无执一并归为了叛徒。

  又一次在夏人的追杀下逃脱之后,他们意外看到了姚姬的身影,她似乎正在跟着赵澄返回赵国。

  那晚,他们坐在一颗巨树下,互相包扎着伤口,姜悟遥遥望着姚姬马车停留的方向,忽然对他说:“殷无执,我恨她。”

  殷无执看他。

  “这也许是我此生离她最近的一次了。”姜悟对他说:“你帮我,杀了她。”

  殷无执能够理解他的怨恨,但他不确定杀了自己的生母,姜悟会不会后悔。

  “陛下确定。”

  姜悟尽管沦落到那种地步,殷无执依旧在称他为陛下,从未改口。

  “嗯。”姜悟说:“杀了她,此事不查了,然后,我随你找个地方安家。”

  殷无执有些震动:“当真。”

  “嗯。”他记得他告诉他的最后一句话:“你带我去哪儿,我便去哪儿。”

  染血的手提起了地上的刀。

  夏国大乱,赵澄与襄王交手也没得到太多好处,双双重伤,留下的人手也没多少了。

  殷无执轻而易举地取了姚姬的性命。

  他一击便退,只听到赵澄撕心裂肺地喊:“你杀了她,姜悟也会死——”

  殷无执离开的时候还在想,他定是在骗我。

  巨树下没有了姜悟的身影,往另一侧去看,粘稠的血迹染上了浓绿的野草。

  他追上了姜悟,扶住了他倒下的身体。

  他抱起姜悟,一路往夏国走去,他走投无路,想着那些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姜悟去死。

  姜悟躺在他怀里,视角落在他的下巴上,一直一直地望着他,他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但最终只是释然地笑了一下,然后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我杀了他。”

  回去之后,殷无执告诉自己的父亲,“我杀了那个叛国之人。”

  他明白了姜悟为何让他去杀姚姬。

  他并非是自己想死。

  他在给殷无执一个洗清自己的机会。

  姜悟已经是个叛徒,而殷无执还有机会洗脱罪名。

  再然后,谷晏回来了。

  他是自幼便埋伏在赵国的卧底,后来被姚姬安插在姜悟身边,赵澄发现了他似乎有二心,便将他打下了悬崖。

  谷晏大难不死,重新走回来,向所有人说明了一切。

  他来得太晚了。

  那时殷无执在想,也许这就是天意。

  但这一世,殷无执提前便发现了谷晏的不对劲,盛国寺的那一晚,他与谷晏相约请赵澄入瓮,虽然后来被姜悟找死的行为打断。

  秋无尘问他:“襄王是怎么回事。”

  “他得知了陛下的清白,认为是自己导致了这一切,大恸之下带兵与赵国交锋之时,崩于战场。”

  姜悟有些迷惑,为何史书上说是昏君姜悟杀了襄王。

  似乎意识到了他的疑问,殷无执望向他,道:“此前襄王与赵澄交手,为了让赵国认为夏国群龙无首,曾假死过一回。”

  他说的是他趁乱带走姜悟那次。

  襄王的假死也起了效果,赵国以为夏国全线崩溃,肆无忌惮带兵深入之时,殷无执与襄王正好带兵赶到,生擒俘虏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