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_作者:远上天山(328)

  现在就是十年后所说的那类人物比较猖獗的年代,某位癌遁人士的自传在书店里尤其畅销,加上08年阿丑出了一个特别会演讲的总统,一时之间各种speech各种吹,可纪时就属于典型的农村人,他一直就觉得自己家才是最好的,尤其是在对农村的政策上,他感觉国家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他小时候家里是要交农业税的,纪家田多税高,那会家里没钱,他们家每次都最后一个交税,后来老师说谁家不交税就别来上学了,纪时吓得哇哇大哭,回去怪他爸妈,怕自己没学上。

  他并不知道,那时候他爸妈是真没钱。

  纪时上小学的时候是粮价最低的时候,纪爸纪妈只能去海里承包田,Z县靠海,每年的所辖面积都因为海岸线转移而增大,那边有不少空的地,结果后来包田的时候纪爸出事赔了钱,那会好像是纪时三年级,到他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真的一点钱都没有了。

  纪时还是后来才听二姑说,他爸那会蹲在她家厨房口,一边哭一边说自己出了事就请二姑帮忙照顾纪时。

  等纪时五六年级的时候,他奶奶又过世了,他奶奶临死前说的话都是让纪爸供纪时上学,一定要上学,他爸年轻时候爱打牌,个头也不高,又瘦小,他奶奶都觉得他没法把孩子养到大。

  他爷爷和他奶奶想法不一样,他爷爷是自然老死的,老了得了老年痴呆,还想着给纪时20万让他去开店,因为在他老人家的想法里,开店是最赚钱的,又不用下田,人又享福。

  其实他自己没什么钱,但还是经常郑重地把纪时拉到一边,说:“爷爷给你挣20万。”

  等到后面农业税取消了,种菜的收益高了,他们家日子才慢慢好起来,后来种粮有良种补贴,也搞了新合作医疗,每年都有钱打到他爸妈的存折上。

  就在纪时回到高三这一年的前面几天,他爸还给他打电话说村里要把他们农庄的路,就是去田里的路都修成水泥路,顺便把家里门口的路也修了,不过自家门口的小路自家要贴钱,钱也不多,就小几千块钱。

  所以纪时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变化的,当然,他本身也不关注那种大人物大事件,他更关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细节的变化。

  ……

  吃过午饭之后,周婷璐和邹勇又来了,几个人聚在一起继续做题,邹勇问纪时:“王烈叫我明天去他家,你要不要一起?”

  “不去,我在家待着。”

  纪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王烈也是他们一批考进Z中的,他初一的时候和纪时一个班,不过后来分班两人就不太熟了,王烈人还可以,但是他妈的性格纪时不太吃得消,因为他妈就希望王烈和成绩好的学生一起玩,一开始他们相处还挺好的,后来纪时初二成绩掉过几次,有两次月考可能直接跳出了Z中的录取线,王烈他妈那个脸挂得……现在想想比老驴天生的马脸还可怕。

  纪时从那之后就产生了心理阴影,虽说王烈对他挺热情的,可纪时想想还是觉得害怕。

  邹勇又问了周婷璐,周婷璐先问都有谁去,一听都是男生,她自然也拒绝了。

  “还是等考完再去吧,考完时间多得很。”周婷璐道,“最近复习都挺紧张的,再出去玩试卷都未必来得及做吧?”

  邹勇想想觉得也对,他给王烈发了条信息,说自己明天也不去了。

  主要是和纪时在一起还挺有学习氛围的,去了王烈家,他俩自觉性肯定不如纪时,回头真被王烈妈看到了他说不定还要挨说。

  王烈妈说话不像纪妈她们这么直白,但是有点让人不舒服的劲儿在里头。

  纪时抽时间又练了练数学,之前复印的资料他已经做了一大半了,他原本担心时间不够,毕竟一个小时的时间没那么容易抽出来,可后来他发现,只要他有心,时间挤挤还是有的,哪怕是去上补习班的日子,只要他愿意预留一个小时做数学题,总能做完不少内容。

  “这是你自己准备的资料吗?”周婷璐好奇地瞥了一眼。

  “对。”纪时点点头,“你要吗?你要就到学校复印一份。”

  “算了,我现在手头的资料都没复习完,也没心思看别的。”周婷璐笑道,“你的复习资料太高端了,也未必适合我。”

  纪时觉得她的想法很对。

  周婷璐文科比较弱,所以她复习的侧重点在语文和英语两科,她自己很清楚,到现在还光盯着理科那几门完全不行,因为她数学的上限在那里了,再往上提也拿不到太多分数了,可语文英语不一样,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她能争取一分是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