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_作者:远上天山(4)

  “我不坐了,没几步路。”

  纪时重新把包背到身上,纪妈瞪了他一下:“就放筐里呗,背着多累。”

  纪时摇了摇头,高二升高三这年暑假,他个子长到了1米7,和他爸一样黑瘦黑瘦的,他爸身高还不到1米7,他妈只有1米5出头,就这么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忙农活又把他养到大。

  18岁的纪时不懂的事情,30岁的纪时已经很清楚了。

  纪妈看儿子不说话,自己找着话题,说他爸去镇上给他斩鸭子了,又说家里烧了他喜欢的小黄鱼,是姨父特意送过来得,说他留在家里的那双旧鞋被他爸给穿了,穿得破破烂烂,一点也不懂珍惜。

  纪时一边回想着以前的事情,一边轻轻“嗯”着,纪妈朝他看了好几眼他都没有注意。

  “你之前不是说不想住校吗?我和你爸商量过了,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在学校门口租个房子,你爸去照顾你。”

  纪时停下脚步,记忆之门在这一瞬间敞开了。

  他记得很清楚,到校外住这件事是他整个高中的转折点。

第2章 高考回忆 终于开始翻课本了……

  “我不住了。”纪时踢了踢脚边的石子,“还是住校吧。”

  纪时就读的Z中,在苏省算不上有名气,可在Z县却稳坐头把交椅,一年大约能出三四个清大或者京大,二本以上的达线率也不算低,可以说,考进了Z中,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本科的大门。

  Z中原先位于Z县中心,占据着最好的地段,等纪时入学那年才搬入新校区,新校区附近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排排等着拆迁的旧房子,Z中搬迁无疑让附近的居民又发了笔小财——从前两年开始,Z中附近就形成了家长陪读的风气,尤其在最关键的高三这年,学校里几乎有一大半的学生出来租房学习。

  纪时自然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不过他要陪读的理由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毕竟,在当时的他眼里,高三还住学校宿舍的都是穷人。

  在他记忆中,自家爸妈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大概500块钱一个月,水电另算,他当时在乎的却并不是一年6000的租金对于爸妈的压力,反而更羡慕当时在附近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租房甚至买房的同学,甚至暗地里抱怨过,为什么自己只能住那种又旧又破的老房子。

  后来想想,他都不知道高中时代的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强的虚荣心?

  “怎么又说住校了?”纪妈抚着儿子后背,“我们田里虽然忙,让你爸骑摩托多回来几趟就行了,你们食堂饭也不好吃,吃好了才能好好读书。”

  纪时还是摇着头:“食堂饭挺好吃的。”

  “你之前不是抱怨过好几次吗?”纪妈笑了笑,“家里又不是出不起这笔钱,你放心好了,开学之前我和你爸一起去看房子,定了就和你们班主任说住外头。”

  纪时无声地叹了口气,现在是8月初,开学也没几天了,等到月底再和爸妈仔细谈一次吧,他现在说,他们只会以为他是不好意思。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

  不管将来他在哪个城市、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至少在一年后,他想让父母骄傲地抬起头。

  ……

  一回家,厨房里果然飘着小黄鱼的香气,特意加了酒,用蒜瓣爆的香,Z县靠海,小黄鱼是最典型的家常菜,尤其是鲜活的小黄鱼,说是入口即化也不夸张。

  等母子两个放好东西拿起筷子,纪爸“突突”的摩托声也随后赶到了,他手里拎着一袋鸭子一袋凉拌腐竹:“炸鸡腿要到晚上才有,等晚上我再去买。”

  纪时却看着纪爸出了神。

  纪爸现在开着的还是好多年前买的嘉陵摩托,不知是发动机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开起来“突突”直响,跟拖拉机似的,可就在他高三这年,因为在县里照顾他,又怕他晕车,纪爸特意买了台新摩托,这才把开了十几年的旧摩托淘汰了。

  春节去外婆家拜年的时候,这辆旧摩托一边开挡板一边掉,车座还转着头晃来晃去,附近的小孩看到了直发笑。

  纪时觉得,这些事情根本不能去回想,一想他只有满心羞愧。

  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命运却把他送回了高三这一年。

  家里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厨房连石板都没铺,晚上稍稍打个灯,厨房和主屋的走廊里都有癞蛤蟆跳出来,床也是爸妈结婚时的老床,木头做的,很结实,可款式早就老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