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_作者:远上天山(56)

  古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属于纪时的扣分大项,这和他在考场上的感觉也差不多,阅读理解他虽然憋的字数不少,可他的解答基本上完全背离了正确答案,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他的作文分数也不高,70分里足足扣了18分,只拿了52分,基本占了这次扣分的一半。

  纪时觉得,自己是时候提高阅读量了,还得一边读文章一边代入作者的想法,至少得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吧?

  其实120这个分数已经不错了,他当年高考的时候甚至没考到这个分,可纪时是把120视为自己第一次月考的目标的,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他自然会以120为目标继续往前冲,可目标即然已经实现了,他就需要设定新的目标了。

  报完分数,老师就开始讲这一套试卷。

  一科的分数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浮躁,想知道自己其他几科考了多少分,因此教室里虽然很安静,可其实大多数人都很难静下来听老师讲课。

  纪时算是个例外。

  老师讲第一道多音字题时举了不少多音字的例子,他都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他这次正确率高也有运气的成分在,纪时可没法保证自己下一次考试有这种正确率。

  所以就多记多想,多花一点时间。

  他们语文老师讲题讲得实在太慢,这节课时间本就不长,他还拖了会堂才讲到默写题,阅读理解那些都还没动,下课之后纪时也没有急着去食堂,多坐了一会把没记完的笔记整理好。

  纪时觉得,他需要加强的内容还有很多,现在的复习进度还远远不够。

  几门科目里,纪时的英语笔记是最厚的,因为英语要背的单词多,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新单词,纪时的习惯是看到新词就记下来,不管来不来得及背,然后是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功课的公式多,要记的内容也不少。

  他反而在语文上花的功夫少了点,多音字这些甚至完全没有记笔记,就靠着平时的积累,他现在发现,以自己的复习状态,语文恐怕是很难考高分的。

  还有好词好句的积累,他们老师爱说这种话,纪时甚至怀疑Z中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一个调调,因为好词好句约等于名人名言,Z中一半的学生写作文恐怕都会带一句“鲁迅曾经说过……”。

  不过纪时决定开始积累积累,他的作文写得实在太干巴了,就算名人名言纯属装逼句,但是积累多了,他的作文应该也能有种浑然天成的装逼感,在高中生里,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

  ……

  下午被语文老师的突袭搞得有点紧张,纪时晚饭特意给自己加了个鸡腿,又去小卖部买了瓶酸奶。

  回教室的时候,有同学和家长打电话汇报考试成绩,纪时的手机里却没收到一条信息,纪爸纪妈都知道他最近月考,不过他们都没问。

  在走廊里溜达了会,纪时两个月里第一次对自己该复习什么感到纠结。

  他觉得自己要看的科目还有很多,但怎么说?就好像游戏通关,所有简单的关口都被他顺利通过的,剩下的没有一个是好解决的。

  纪时决定还是先看化学,循着假期里的节奏来,一边攻克课本,一边看参考书,再把前面的试卷一张张解决。

  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进入到最佳状态。

  他高三的那册化学课本还很新,上面做的笔记也很少,理论对纪时来说其实也是有难度的,但不管怎样,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一股气往前冲。

  “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不能与KMnO4溶液反应,比较稳定……”

  纪时这人有个优点,做一件事他只要沉进去了,一时半会就出不来,他捧着化学书一点一点去啃,看不懂的他就翻参考资料,反正书上的内容他自己一个人也琢磨不透。

  所以等教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响声的时候,他才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

  老驴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了教室后门。

  而且进门的一瞬间,他就一把揪住坐在靠窗中间的一个男生:“拿出来。”

  一个教室的目光都朝着那个角落看过去。

  男生叫华少强,和纪时隔着一间宿舍,他个子小小的,在班里属于比较爱玩的类型。

  老驴连着说了几声“拿出来”,他都梗着脖子不动,一直到老驴伸手要去他桌肚里拿,他才一脸忐忑地把东西翻了出来。

  那是一本灰色封皮的小说,纪时看封面像是蔡骏的《天机》,蔡骏有段时间在他们班男生里挺火的,写的《荒村公寓》和《蝴蝶公墓》都挺畅销,也有女生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