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死气沉沉的双眸里,瞳孔放大,满布恐惧和骇然,“你!”
向寻轻声笑着,“皇兄必是未有料到,他在朕手中罢?也不妨与皇兄细说,皇兄那师父可算是+足有情义。虽说身份微贱,本不堪为皇子之师,但看他为了皇兄,性命也不顾,执意擅闯宫门,以至于被禁卫军拿下,投入大牢,可见是把皇兄当作自己眼珠子一般,心里万分着紧的。”
向临气得急了,想怒骂却满嘴只得沙哑的“嗬嗬”气喘声,双眼赤红地狠狠盯着向寻,向寻却是避也不避,直视着状若癫狂的向临,笑得温和自在。
“皇兄莫急,虽说擅闯宫门的下场,多是就地斩立决,但因着他对皇兄有抚育教导之恩,朕不忍立时将他处死,便让他暂且在牢中待些日子。想来狱卒们看在这一点,也会好好照顾一二,皇兄也不必担心了。”向寻慢悠悠言道。
向临虽是病得有些迟钝了,但到底知晓向寻暗藏之意,他这是要让老头子生不如死,多受折磨!一想到已然年迈的师父,要在牢中忍受酷刑伺候,他就恨不能生噬了向寻!
“你……你!”向临狠狠喘了半晌,才把话说顺了,“我与你昔曰结了仇怨,你全冲我来便是!我师父于你又有何害?何至于让你这般待他?”
向寻微摇头,“皇兄这是病糊涂了,若非他是皇兄师父,哪里活得到今日?”留下那刘少悟,本来是想在年末时,以他的死,来控制向临的死。毕竟刘少悟在向临心中,分量重的很,在命不长久时,陡然得了这样消息,说不得也就跟着去了,只可惜,还未来得及用上,向临竟就撑不住了。
总归向临也熬不住了,在他死前,卖他个消息也不错。世人皆以为他当真贤明大度,但其实,身在皇位,又有多少君主,能够做到不轻易忌惮,不仔细计较?莫说向临曾一心要夺他身下储位,只说他是先帝唯一真心疼爱的皇子,他就没法做到大度容人。
有时候,仇怨恩义是一笔糊涂帐。在向临看来,是他夺了他的所有,本该是他享有东宫,坐享天下。可在自己看来,他的储位,全是靠自己心血换来。
就算他的生母是皇后又如何?身份是尊贵无比,却是倍受先帝厌弃,不得圣宠。连带着他这个嫡子,也颇受冷落,自小不曾体味过父爱是如何滋味。
责妃和二皇弟虎视眈眈,时刻想着把他这个嫡子拉下马来。栽赃嫁祸,暗伏杀手,他经历了多少生死关头?他在稚龄之时,就被迫长大。
母后虽非善者,却是胸无沟壑之人。若是靠她来护,保不得哪一日,就死在了宫里。或是“失足”摔落荷花池死了,或是“得病”死了,千百种死法等着他,竟是一刻不得松懈。
从幼时,就在心里算计着如何得人赞赏,如何得人忌惮,如何反击敌手,如何先下手为强。饶是如此,他亦数次命在旦夕,险些功亏一篑。
自有记忆来,+多年里,他从不曾得过多少真正的欢欣。在无穷无尽的阴谋算计中,为保性命和权势,他疲惫不堪,他如薄冰,他朝不保夕!
他尊享太子之位,他登基为皇,全是他牺牲许许多多换得的,并非是抢夺了向临所有才得的。
他怎能容忍,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都为横空出现的所谓兄长夺走?
是,他承认,是他母后夺走了向临母亲该有的尊荣和地位,更害了他母亲性命和卫氏一族。便是世人皆道“母债子偿”又如何?不能仅凭母后所为,就将他昔曰一切努力都抹杀掉!
他被立为太子,当得“好不容易”四字!岂能够全作他人嫁衣?
向临认为他夺了他的储位、皇位,他又何尝不觉得,向临夺了他本该有的父爱?明明已经有一个师父疼他爱他,还得了本该冷血无情的君王的父爱,已然如此幸福,竟还要来夺走他千方百计才争得的东西!何其残忍?
他虽有生母在世,可生母一颗心全在先帝身上,他这个儿子于她而言,只是可用来争宠夺利和保住谢氏兴隆的工具,偶尔嘘寒问暖,便已然是最似一个母亲的时候了。
听闻卫氏柔慈,难产之际,拼死也要生下向临,求着先帝保子去母。想来若是还在世,必定是一个好母亲。
向临到底还有什么不知足?为何还要求别物?
怔怔看着向临在恨怒中没了气息,久久无法回神。直到黄昏降临,殿内愈发昏黑,他才缓缓起身离去,未有再回看一眼。
第23章 征战湘国
成王败寇,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