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他看来,苏中荀不像是有心随军之人。苏家家世还算显赫,自然不需他这般挣功名。毕竟战场刀剑无眼,危险重重。虽云家亦不差,但到底云归不止为了家族
,还为了不愿久待京都。
楼桓之回道,“他说是在京都待得腻歪,出来闯一闯。”苏中荀与他多年好友,多番请求,他自然无可拒绝。云归是他心爱之人,虽不愿他前来危险之地,但云归性子执拗,他哪里劝得住,只好应了。
云归听得这说法始终不太信。苏中荀不像是有野心闯荡事业之人。但苏中荀是楼桓之好友,他信与不信,都轮不到他来说。
“这段日子,你与他相处得可还好?”楼桓之问道。有苏中荀给云归作伴,他倒是稍稍放心。
云归点点头,“还不错。”脑海中闪过一人身影,便又问道,“你与柳军师很熟悉?”
“祖父与柳家族长交情好,我幼时亦常常去柳家拜访,一来二去,便与易辞认识了。”楼桓之一边回道,一边看无人注意这边,就伸出手来,牵住云归的手。手指嵌入云归指间,十指相扣。
云归回握住楼桓之的手,心柔软下来。两两相望,看见彼此眸中的自己和其中情意,竟再不想提及他人他事。只愿此刻长久不尽。
负责炊事的兵士炒好大锅饭,众人便前去领用。在这种条件下煮出来的饭食,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但啃多了干粮的众人,好不容易吃顿热腾腾的饭食,还是觉得满足的。
入夜后,火堆处处,照亮每一顶帐篷。辅国大将军是个急性子的,等到人用好饭食,便令军士和参将都到他帐中商议。像云归和苏中荀这样的,暂且还不够格去主将帐中商议事情。云归只好按捺住心思,先休养生息。
云归可以做到不急,是因前世所经大事繁多,亦知急不得,躺在几块木板搭出来的简陋床铺上,准备入睡。临睡前看一眼苏中荀,却见他正好整以暇地看着书,脸上不见丝毫不耐之色。
这便让云归更加怀疑苏中荀的来意了。若是真正的寻常幕僚,或许还不会有什么心思,因着他们亦知自己身份,只能长时间默默无闻。可苏中荀不一样,他是官家子弟,若真怀着野心而来,那就不该如此平静。是他撞于隐藏或是调整情绪?又或是他别有目的?
想着想着,又觉得自己多事。别人为何而来,与他有何干系?释然后,云归就沉沉睡了过去。
此时主将帐中。
蔡永平问向眼前站着的七八人,“不几日就要发兵攻向淼国边城,不知诸位有无甚提议?”
副将张滕首先言道,“听闻淼国派了飞虎将军和使臣,想来亦已经到了边城了
此次南征,大靖打的名头是淼国偷减岁贡,蔑视大靖国威,因而发兵示威。往年似淼国这样兵力国力及不上大靖一般的小国,都是每年交纳岁贡给大靖,以求一时平安。但因淼国人口不多,又多水灾,无论是粮食还是钱财,都难以达到岁贡应给的数。时常便偷偷减去一些,或是以次充好。往年大靖亦不曾揭穿,淼国就渐渐放下心来,哪知突然就因这事被大靖发兵?自然心存希望,盼能够议和。派兵守卫的同时,亦派了使臣前来。
蔡永平点点头,“京都捷报已到,陛下说不必理会使臣。”其实便是未有捷报,他亦心知肚明该如何做。陛下哪是真因为淼国偷减岁贡才发兵?
“这飞虎将军,我并未有与之交手,不知其人心性和行事作风。”蔡永平环视一圈众人,言道。
半晌无人应答,柳易辞才开口道,“在下早年看过这飞虎将军写的一篇战策。字里行间可看出其为人刚直,善阳谋和布兵阵型。”他对这飞虎将军倒有几分赏识。那战策写得还不错,若是淼国国君采纳了,说不得他们大靖早就得为防守边城而头疼了。可淼国国君是个胆小守成之人,自然不愿捋大靖虎须,未有仔细看看其所写战策,就将人冷落在朝堂,不曾重用。
直至此次大靖发兵,淼国武臣大多是平庸之辈,竟无人敢迎敌。最后还是这关琮主动请命,得封飞虎大将军,带兵护国。
第03章 森国关琼
众人听出来柳易辞加了重音的四个字为人刚直。为人刚直有时是优点,有时却意味着不懂变通。柳易辞虽对关琮有几分赏识,可他生为大靖人,识破敌人弱点自不会瞒着藏着。
蔡永平曾与柳易辞一道击退北边蒙人,知他本事,一直颇为信重,便问道,“几日后大靖鸣号发兵,你以为他当下会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