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鲛人后,我独占三千宠爱_作者:漱己(76)

  他放下奏折,匆匆赶至皇陵,母后的遗骨已被重新放入了棺木中,但怪的是这遗骨居然发黑了。

  是由于这皇陵的缘故,亦或是母后生前曾中过毒?

  他命人将葬于同一墓穴的德妃的棺木打开,一看,德妃的遗骨却并未发黑。

  他又命人请了仵作来验尸,验尸结果证明他母后生前确被下了慢/性/毒/药,可惜因为时日久远,是何毒名已不可查。

  所有人,包括他皆以为母后乃是产下丛露后,身体亏损,才日渐衰弱,最终身亡,殊不知,竟是有人对母亲下了毒。

  会是何人?

  图谋为何?

  太医是否同谋?

第35章

  母后产下丛露那年,他年仅六岁;母后过世那年,他不过一十二岁。

  母后中毒的六年间,他清楚地记得为母后诊治的太医乃是卢太医,而那卢太医已于他登基一载后,告老还乡了。

  他亲手将母后的遗骨收殓了,并为母后做了法事,其后又命知情者不许外传,违者斩立决。

  同时,他令自己的暗卫去调查卢太医。

  他回京后两日,暗卫向他复命,如他料想的一般,那卢太医已过世了,且是回乡途中被劫匪所杀。

  劫匪并未被抓获,至今逍遥法外。

  他已登基七载,足足六载过去,且卢太医被杀之处人迹罕至,恐怕连目击者都无一人,要抓劫匪谈何容易?

  当年,母后独得圣宠,树敌无数,后宫诸人皆有嫌疑。

  父皇的妃嫔中有位分者大多已过世了,而今只余下周太后、赵太妃以及端妃。

  周太后出身于母后的母族,是母后过世之后,才被父皇迎入宫中,做继后的。

  她应当并无可能对母后下毒,除非宫中早有她的内应,且她能提前预知父皇会将她封作皇后。

  至于赵太妃,其父乃是一九品芝麻官,因其容貌动人而在选秀中脱颖而出,但父皇素来风流薄情,仅仅半月便厌倦了,赵太妃不爱争宠,从未使甚么手段留住父皇的心。

  根据《彤史》所载,那半月过后,父皇仅临幸过赵太妃三回,稀薄的恩宠导致赵太妃并未产下一子半女。

  而端妃另有心上人,甚至曾与心上人私奔,她被父皇抓回来后,被禁了足,心上人更是被处死了,她心若死灰,日日以泪洗脸,父皇嫌她哭得晦气,又嫌她容颜憔悴,不再临幸。

  端妃而今与她惟一的女儿同住,据闻一直在吃斋念佛。

  母后受宠与否,并不会对赵太妃以及端妃造成任何影响,她们皆无动机。

  综上,最有可能的下毒者应当是已被他亲手所斩杀的淑妃,当年母后体弱,无法侍君,淑妃恰是好年华,丰腴艳丽,恩宠俱被淑妃独占了去。

  且淑妃育有一子,年幼他一载。

  淑妃还曾收买他的乳娘刺杀他,亦曾逼迫丛露出嫁,于丛露的金步摇上淬毒,致使丛露非但毁了容貌,亦失了神志。

  倘若下毒者真是淑妃,动机充分。

  可他登基后一年,淑妃早已身亡,如何命人去杀卢太医?

  亦或许杀了卢太医的劫匪仅是图财,而非受人指使?

  如今丁点儿线索也无,他只得命人去抓当年的劫匪。

  他收起思绪,开始批阅堆积的奏折。

  直至子时,他才想起来“桂榜”已于五日前放榜了,紧接着,他又意识到自己已有八日不曾见过温祈了。

  不知温祈可想他了?

  他命秦啸去瞧瞧“桂榜”,再来向他禀报。

  而他自己则去了丹泉殿,温祈并不在岸上,他行至池畔,果然瞧见了那道隐约的身影。

  他扬声唤道:“温祈,出来罢。”

  然而,温祈并不理会他,显然又闹脾气了。

  九日前,温祈是牵着这暴君的手入睡的,待他醒来,这暴君早已不见了。

  他以为这暴君去上早朝了,并不在意。

  八日前,他想着这暴君何时会来丹泉殿,是否会留宿于丹泉殿?这暴君却并未现身。

  五日前,“桂榜”放榜当日,他从一睁开双目,便坐于池畔等待着这暴君,甚是忐忑,可是这暴君仍未现身。

  到今日,这暴君已然消失了整整八日。

  他气得欲要将这暴君一口咬死,更想钻进这暴君怀里,汲取这暴君的气息。

  但这暴君一出现,他却觉得委屈了。

  他尚未化出双足,被困于这丹泉殿,不得自由。

  他惟一能交流之人便是这暴君,这暴君却抛下了他整整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