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夫郎_作者:张三悟(311)

2022-01-10 张三悟

  伍白拱手道:“夫人已经痊愈,我也该离开了。”

  “伍大夫救了我一命,我理应报答,不如多留一些时日?”刘夫人挽留道。

  “不了,我在这里已经耽搁半个多月,也该回家看看了。”伍白拒绝道。

  “那好吧。”刘夫人见他态度坚决,不敢违背他的想法,便对荷夏道,“你去把我之前让你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是,夫人。”荷夏走进内室。

  很快她端着一个木匣子走出来。

  “伍大夫,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还望您不要推辞。”刘夫人恳切道。

  “给,伍大夫。”荷夏凑到伍白身边,把匣子递给他。

  伍白没有拒绝,把匣子接过,刘夫人这才满意了,对着荷夏吩咐道:“快去准备马车,你亲自送伍大夫回去。”

  “不用,我自行回去便是。”伍白拒绝道。

  “这如何使得”刘夫人忙道。

  “我待会儿还有点事要处理,就不麻烦夫人好意相送了。”伍白解释道。

  “那好吧。”刘夫人回道。

  接着她又起身,送伍白到了大门口,这才折返回去 。

  伍白出了刘府大门,沿着街道继续往前走,一路七拐八绕的来到一处偏僻的小巷子,根据之前打听的消息,敲开了一扇门,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带慈色的老妇人给他开的门。

  “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老妇人问道。

  看着这座简陋的院子,还有里面不时传来不少孩童的笑声与婴儿交杂的哭泣声,伍白知道自己没来错地方,他把手里的匣子递给对方,随后原路离去。

  等伍白走远,老妇人才反应过来,她打开手里沉甸甸的匣子,只见里面装满了银锭,粗粗估计有两百两左右,她赶紧阖上匣子追上去,但已不见伍白身影。

  她只好跪在原地朝伍白离去的方向磕了一个头。

  “应娘,你跪在地上做甚么?”老妇人身后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

  应娘起身,把手里的匣子举给对方看,满脸泪痕道:“小玉儿有救了。”

  应娘的丈夫满面茫然道:“什么意思?”

  “我们先进去再说。”应娘搀扶着丈夫,两人回到院子,进了屋子关上门,她把匣子打开给她丈夫看。

  “这是哪里来的?”胡大全惊诧道。

  “刚才一位好心人送来的。”应娘满面感激道。

  “来路正常,那就好,咱们也别耽搁了,先把小玉儿送到医馆吧。”胡大全说道。

  “好。”应娘从匣子里取出足够的银子揣进怀里,然后把匣子藏起来。

  夫妻二人笑着走出房门,院子里的孩子全部围过来。

  “应奶奶,应奶奶,发生了什么好事,你怎么这么高兴?”

  “应奶奶,小玉儿刚才又哭了。”

  “是发生了一件好事,小玉儿有救了。”应娘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是真的吗?”一大群孩子七嘴八舌问道。

  “是真的,我们现在就带小玉儿去医馆,小鸣,小欣,你们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们。”应娘叮嘱道。

  两个被点到名的半大孩子,立马答应道:“好。”

  接着夫妻二人便放心的带着他们口中的小玉儿去了医馆。

  另一边,伍白去菜市买了食材与糕点,再次坐上了回村的牛车。

  “白哥儿,好久没有看见你了,你去哪里了?”有同坐牛车的大婶询问道。

  “我这段时间给人看病去了,没在村子里。”伍白笑着回道。

  “难怪我上次去你家敲门没有人应。”大婶恍然大悟道。

  “婶子找我是有什么事吗?”伍白观察了一下对方面色,不见有病魔入侵的迹象。

  大婶说道:“是我娘家一个亲戚身体不服,所以想要找你看看,不过他听说你没在家,已经请了别的大夫诊治。”

  “原来如此,遇到疾病确实不应该耽搁,及时就诊才会好的更快。”伍白赞同道。

  牛车上坐着好几个人,另一位婶子听着他们谈话,也插话道:“白哥儿,我最近晚上总是睡不好觉,你可以给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吗?”

  闻言,伍白朝这位婶子看去,发现她眉头微皱,但面色还算红润,又让她张开嘴看了看舌头,才开口道:“婶子,你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情绪有点焦虑,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几天脚就好了。”

  大婶回道:“可不是嘛,我最近就是很焦虑,家里的臭小子要成亲,我忙前忙后的,就怕哪里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