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夫郎_作者:张三悟(433)

2022-01-10 张三悟

  所有人的马车跟随黄夫子二人的马车一路前行,穿过几个街道, 来到一处僻静的院子前。

  这是白鹭书院名下的院子, 特意为赶考的学子所准备,但乡试三年一次, 避免院子荒废, 平日里这院子都会租出去, 只有每次乡试之前才会收回来。

  黄夫子从怀里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带着众人走进去。

  院子是特意为参加乡试的学子所准备,因此房间自然不少,很快大家便挑选好自己心仪的房间住进去,伍白与萧子墨的房间自然是挨着的。

  房间选完,夫子便出言叮嘱他们在乡试开考之前最好不要出门,免得沾染是非于科考不利。

  众学子自然点头称是。

  兴许是被夫子提点过,接下来这十天,没有任何一位学子擅自离开院子出门闲逛,又兴许是看到同行的学子都在认真用功,少许被省城繁华迷住心神的学子也沉下心拿起书本。

  乡试三年一次,每次考三场,每场考一天,分别选在初九,十二,十五这三天。

  十月初九,卯时(五点)刚到,伍白就被砚书叫醒,他赶紧起床洗漱。

  待洗漱完毕,他把自己的笔墨纸砚、浮票(准考证)、户籍,具保文书全都放进篮子里。

  这时,萧子墨也洗漱完毕,他走过来与伍白一起吃砚棋为他们准备好的早食。

  吃过早食,萧子墨询问道:“白弟,你的东西可都放好?”

  伍白点头道:“都放好了。”

  “那咱们去前院吧,黄夫子说过他会在那里等着,带领大家前往贡院。”萧子墨说道。

  “好。”

  到了前院,黄夫子与另一位夫子果然等在那里,且那里已经站着几位学子,伍白二人先是向夫子们问好,随后才与诸位同窗点头打招呼。

  有等了一会儿,黄夫子按照名册点名,确认所有学子都到齐,再让他们仔细检查自己的东西是否有所缺漏,若是忘记的立刻回房拿来。

  待众人都没有任何缺漏,天色已经亮堂起来,时间以至辰时(七点)。

  黄夫子带着大家坐上马车朝着省城贡院而去。

  贡院门口,已经有许多学子排着长队,伍白等人也随着排在后面。

  此次乡试是由朝廷派的主考官携省城学政等人作为副考官一同监考,省城兵马司则全权负责乡试秩序,同时乡试的排检人员也是兵马司的士兵。

  又经过两个时辰的等待,终于轮到伍白等人接受检查。

  为防止学子把小抄放进食物中,会给排检增添纰漏,因此大梁朝摒弃前朝学子自带食物进考场这一做法,而是由贡院统一发放食物给考生。

  经过检查,伍白等人顺利进入考场,根据浮票找到自己的号舍。

  待所有学子经过检查进入考场坐定以后,主考官象征性地对众考生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语,便开始发放考卷。

  时间已到午时,考试正式开始,及至明日午时才结束。

  乡试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个对众多学子来说毫无难度,因此第一场考完被刷下来的学子只有百多名。

  第一场考完出来,伍白才知道这次参加乡试的学子总共有三千多名,这是砚书两人打听到的。

  白鹭书院倒是没有学子第一场就被刷下来,且好几个名字都比较靠前,两位夫子脸上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些许。

  很快又到十二这天,伍白等人随着黄夫子的带领再次来到贡院,进入考场,参加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的是经文五篇,这个对大多数学子来说同样没有多少难度,只要不写错字,任意从五经中挑选五篇经文墨下,大概率会通过第二场考试。

  真正把大多数学子筛选下来的则是第三场考试。

  第三场考的比较繁杂,有策问五道,题问经史、时务、政治。

  乡试最后只取中三百五十名考生成为举子,其余考生则被刷下去,只待三年后再来。

  三场考完,成绩还未出来,前两场被刷下来的学子大都已经返乡,至于少部分人仍然留在省城等待乡试最后的成绩放榜。

  伍白与萧子墨都是顺利通过前两场,进入第三场的考生。

  乡试考完,黄夫子不再拘束他们,众位学子纷纷结伴出门,有的消息灵通一些,就会选择去参加省城的文会,消息没那么灵通就只是在省城闲逛,欣赏省城的繁荣面貌,若是有那心思的还会给家人买点东西。

  伍白身边有砚书这个小喇叭,消息还算灵通,他知道哪家酒楼在举行文会,也知道省城哪里的茶楼段子说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