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_作者:千萌(111)

这个徐排长了解:“数控机床太少,一向是抢手货。”

主因是外国对华禁售,数控机床等重要机械无法购入,导致国内数控机床严重紧缺。

“虽然可以向其他研究所借用数控机床,但实在离得太远,也不好把炮管运过去。”

徐排长不明所以:“然后呢?你们为什么吵架?”

郑先家抢答:“我今天看到一份杂志论文,说可以对一轴数控机床进行改造,提高精密度,达到1.5轴的功效。如果真能达到这功效,cc4炮管就有希望了,我想试试看,蓝裕田就是不准。”

蓝裕田板着脸:“都说我们只有一台数控机床,要是弄坏了你上哪补一台?”

“你枉为科研人员,一点没有科研人员的冒险精神。”郑先家指责。

“你那叫冒险吗?你那家赌博,还是拿全部身家财产赌。反正我不陪你冒险。”

眼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徐排长赶紧拦住他二人,他考虑了一会,对郑先家说:“如果单凭一篇论文就改造数控机床,我觉得确实冒险。不然再多考虑一会?”

“我也知道冒险,但我的把握。论文上每个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我都背下来了,不会有问题的。”

郑先家将手上的杂志塞给徐排长:“连你这种外行都能看得懂,所以技术上不可能有问题。”

什么叫我这种外行……

徐排长暗自吐槽,拿起杂志看了看。

《关于增强高精度一轴数控机床的可行性报告》。

作者:季椽,宋冀宁。

“嗯?!!”

第64章 专业

季椽,宋冀宁。

这两个名字好熟,和镇上那两个小孩一模一样。

但可能吗,这可是一本科学杂志,那两个小孩会写论文,还能登载在科学杂志上?

但世界上会那么凑巧还有两个正好叫季椽和宋冀宁的人吗?

徐排长再一想他们不久前的新闻,说是靠着制造的机器人打败扶桑,那么聪明的小鬼,写一篇能登载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也不奇怪……虽然他完全看不懂。

他把杂志还给郑先家:“我看不懂。”

郑先家一脸震惊:“你比我想像的更笨啊?”

徐排长深吸口气,告诉自己研究员都没有生活常识,要忍,要忍,就当为了部队。

“我是看不懂其中的内容,但我认识这两名作者。”

“废话,不认字的话,你就是文盲了。”

“……”徐排长深吸口气:“我是说,我认识这两名作者,真人。”

谢天谢地这俩二货研究员终于反应过来,立即急切的询问徐排长:“真的?这两人是哪个研究所的?”

“能把他们借调过来吗?”

问这话的是蓝裕田。

他虽然反对改造数控机床,但有专业人员的话,他还是愿意试试看的。

“如果是我认识的这两人,倒不需要借调,他们就在旁边的滨江镇上。”

“那么近?”郑先家惊讶:“滨江镇有研究所吗?”

“没有。”

“那他们属于哪个单位?”

徐排长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他们不是单位职员……”

这俩小孩,一个初三生,一个小学生……好吧不是小学生了,跳级初中生,但年龄和身形还是完全的小学生。

那么重要的数控机床,真要找两个小孩来改造?

“怎么?他们是民间科学家?还是身份有什么问题?”蓝裕田追问。

“也不能算有问题……他们是红星中学的学生……”

“原来是红星中学的老……学生?!”

“你逗我们吧,这篇论文可不是中学生能写出的。”

“谁有空逗你们。”徐排长走到报架上,翻找出前几天的报纸。

虽然研究所订有报纸,但这两人显然除了科学类周刊杂志外,对其他都没兴趣。徐排长翻到报道季椽和宋冀宁的那份早报扔给他们:“看,就是这两人,前几天他们制造的机器人打败了扶桑机器人,他们很擅长这方面。对了,之前让你们研究的金属探测器也是从这小孩手上拿的。”

“是吗……”郑先家将信将疑,看完报纸上的报道后反而觉得很假,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实在太假了,跟写戏本似的。

“要不,请他们过来问问看。如果真是他们,就请他们帮忙吧!”最后还是蓝裕田拍板。

于是正在学校上课的季椽再次有了拜访者。

因为拜访者来自部队,何校长急急忙忙让人去找季椽和宋冀宁,自己一直陪着笑脸任由他东看西看。

待季椽和宋冀宁赶来,徐排长表示要单独谈话时,何校长忙不迭答应,还小声叮嘱季椽:“不管首长问什么,都要老老实实回答,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