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思考道:“那么,能换其他便宜多见的材料么?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载体,材料好不好不关键,把东西做出来才是最需要的。”
白轻雪于是和他探讨起了可以传导灵力与真元的符文材料。
在苏瑶看来,如果说地球文明是建立在“电”上,这里的文明,就完全是建立在“灵”上,灵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能源,他的意见是,对各种材料先做一做统计与研究,看看哪种材料的对灵力的传导能力最强,然后再从中寻找合适的材料。
白轻雪赞同了他的观点。
于是苏瑶立刻拿出了陈孜送他的元磁灵针,送到白轻雪面前:“这种元磁灵针对灵气极为灵敏,但却没有做出刻度,实在是一个遗憾,阿雪,你能不能试试做一个刻度,能将这个接入符文之中,最好能能显示符文对灵性传导时的多寡。”
苏瑶早就想做一个测量器了,但他虽然有很多的知识,却还不够融汇贯通,几次想动手然后又放弃了,准备让专业的来。
白轻雪拿着元磁灵针思索了片刻,他是深浸此道的大师,真元只是其中最基础的组成,平日里对轻重的拿捏也算了然于心,很快就有了思路,按着苏瑶的要求,做出了一个比较精确的“测灵表”,并且按苏瑶的要求,把每个刻度的单位定为“一孜”。
苏瑶满意了,于是拿出陈孜送给他的大量材料,招来人手记录,开始挨个测每种材料在同种环境下对真元灵气的传导性。
白轻雪对这些数据大致有谱,本来只是当闹着玩,但看着苏瑶一个个记录做下来,在有些材料的数据时,却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不少有些困惑的地方,在看到某个数据时,便突然懂了。
于是他也来了兴致,又自己拿了个元磁针,做出一个“测灵表”,帮着苏瑶一起记录,到了后来,全套的数据测完了,他们还不满意,于是又开始把不少材料融合配比,开始搞“合金”的数据。
白轻雪是最为兴奋的,在他以前的炼器修行里,虽然继承前人的手法推陈出新了不少,可还是的遵循古方,在各种现成的炼器配方中发挥,这些经过前人千万时光改良的图纸配方,能改进的余地可以说已经不大了。
所以他也时常困惑,炼器的出路在何方,这些年,因为灵气有毒,大量的炼器材料被消耗,极品材料渐渐灭绝,不那么极品的材料在市场的推动下也价格越高,他们炼器师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那就是只有极品的材料,才能炼制出极品的法器、神器、乃至仙器。
用普通材料去达到近似的效果,那是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要知道高手相争,有时差的便是那么分毫,如果因为炼器材料的问题,死在了斗法之中,那炼器师也基本不要想在这一行混了,因为不会再有修士委托这种攸关性命的炼制订单。
但和苏瑶城主的一番检测,却让他先前的想法摇摇欲坠,这才只是测了三百多种材料而已,他脑子里已经有了好几个材料替换的方案,甚至以前一些模糊的想法,也在这一刻变得清晰而明确,简直想立刻动手验证。
苏瑶看出他的心动,不由得道:“阿雪莫要心急,等把这些小事做完,说不定还会有更多比先前要好的想法呢?”
白轻雪被这个理由说服了,他按耐住心底的渴求,跟着苏瑶,花了大量时间,配合着精心挑选上来的助手们,不只检测了各种材料灵力数据,对它们的其它诸如“熔点”、“密度”、“特性”、“产地”、“颜色”、“相生相克”的各种数据,都做了详细记录。
苏瑶这就知道了的大师的好处,很多他不清楚的细节,白轻雪都补充了上去,有些他也不知道,也只需要实验检测一番,为了这次测量,后者还开发了不少工具,算是这次最大的功臣。
而这次记录的数据,被编成一套“材料大全”,厚得让助手们看到了,都头皮发麻。
测完之后,苏瑶骤然发现,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但问题不大,白轻雪已经找到了最合适且便宜的材料,做出了第一个小聚灵阵的徽章。
徽章不大,长宽一寸,像一个普通的铜牌,重有半两,其上有密密麻麻的符文,看起来金灿灿闪亮亮的,下方有一颗空洞的灵石碎片,可以用红绳系在身上,在灵气越足的地方,为空灵石充灵的速度就越快,在灵气越少,灵毒越大的地方,就越慢。
按白轻雪的说法就是,万物生灵,无时无刻不在溢出灵思,这聚灵阵,便是以生灵灵思为触动,偶尔运转,便可析出灵石,对佩戴者的影响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