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_作者:天谢(742)

2022-01-18 天谢

  “南京?”豫王面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你就这么舍不得朱贺霖那小崽子?”他讥诮地压了压嘴角,“呵,这是今夜新得的旨意?出了春宫图这事,竟然还能容你与太子厮混,看来我那皇兄还真是……宽宏大量。”

  最后一个词充满了浓浓的讽刺意味。苏晏不乐意听豫王嘲讽皇帝,但也不好再像以前那样对他又骂又甩巴掌,无奈叹道:“你能不能……对你哥好点儿?”

  你问反了,应该是我哥能不能对我好点儿?顾及苏晏的心情,豫王没把这话说出口,只沉着脸道:“去就去罢!记住,别跟那小崽子真弄出什么事来。皇兄的脾气我清楚,看着沉稳矜持,其实虚伪又心狠,别以为到了利弊取舍的时刻,他还会顾念什么往日情分。”

  苏晏知道十年圈禁是豫王心中解不开的结,无论憋屈还是怨恨,都不是他几句劝解能消除的,只能长叹口气:“在你看来,我苏清河就这么饥不择食?”

  豫王意有所指地哂笑起来:“也是,山珍海味你都吃过了,如何还看得上田里没长熟的小白菜?”

  苏晏严重怀疑“山珍海味”指的是豫王自己丫就是个自恋狂!至于这个“吃”字的含义,就更加下流了。

  他把豫王推下了车厢:“少特么皮里阳秋的,该干嘛干嘛去吧!天工院还不够你折腾?”

  -

  翌日,苏晏准时去上早朝,不出意外地接到了离京赴任的敕令。

  出乎意外的是,官职竟然是“南京礼部左侍郎”。

  苏晏盯着圣旨上这七个字看了良久,觉得有点滑稽。

  六部之中,吏部最有权力,户部最有钱,礼部最清贵。左侍郎是各部的二把手,职位仅在尚书之下,官居正三品。

  因为改革马政、抚绥陕西、铲除邪教、订立地方官吏管理考核制度等等功绩,他一下就从正四品跃到了正三品,堪称窜天猴一样的擢升速度。

  如果前缀没有“南京”两个字的话。

  多了这两个字,就从纯金变镀金了。

  因为是南京是陪都,是京城的备份,所以大铭朝廷也比照着京城六部,设立了南京六部,作为备用的领导班子。

  见过球场上候补队员们坐的万年冷板凳吗?就是那个位置了。

  一般什么样的官员会被打发去南京任职呢,大概就是上头觉得碍眼讨嫌的、被同僚排挤混不下去的、快退休只想平稳过渡的……总而言之一句话:金陵养老院,热忱欢迎您。

  更悲催的,还是“南京礼部”。

  若是一定要在养老院中排出权重名次,“南京户部”应该分量最重,毕竟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都由它负责征收,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等,算是肥差。

  接着是“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因为京城吏部不得干涉,故而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也算是猴子称大王。

  再次是“南京兵部”“南京刑部”。前者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有五十个卫所的兵权。后者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有地方司法权。

  再再次是“南京工部”。工部就是后娘养的,负责建筑、后勤、水利、制造之类“不入流”的活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哪怕是京师的工部也一贯不受重视,小板凳已经坐习惯了。

  当然,苏晏开办“天工院”,提倡“格物学”,想在当下时代努力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对此工部的获益最大。京城的工部尚书夏侯鲲,也因此对他的好感度居高不下,可惜苏晏忙着出差,不怎么跟对方打交道。

  如果是去工部搞基建,估计苏大人也是乐意的。

  然而,皇帝让他去的是“南京礼部”。

  礼部是苏晏最不爱沾手的部门,里头尽是些讲究繁文缛节的老夫子。礼部的主管内容,其中“科考”还好些,选拔人才么,意义重大,但近年也多由翰林院学士负责担任主考官了。

  其他什么占卜凶吉的大典啊、招待外宾啊、宴劳功臣啊……苏晏半点兴趣都没有。

  上面这些说的是京师礼部。那么“南京礼部”做什么呢?

  那便是什么也不做。

  对,因为本朝历任皇帝都鲜少去南京,故而礼仪祭祀活动并不多,南京礼部基本就是个花瓶。

  今年南京的祭陵仪式由太子殿下主持,对南京礼部而言大概就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最高规格了吧。

  整天翘腿喝茶看邸报、光领俸禄不干活,这是多少咸鱼官员的梦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