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_作者:天谢(790)

2022-01-18 天谢

  迅速集合手下暗探,沈柒策马驰出了南京,带着一颗回温后重又冷却的心,踏上北上返京的归程。

  苏晏没滋没味地喝完一碗胡辣汤,回到空荡荡的租住房。小北正在收拾衣物,因为太子一走,他们又从宫中搬回来了。

  苏小北问他:“太子殿下要留些侍卫给大人,大人为何坚决不收?”

  苏晏叹道:“我不过一条咸鱼。鹤先生若是抱了斩草除根的心思,太子那边比我更需要护卫。”

  苏小北安慰他:“大人放心,我之前跟着……学了点功夫,就算豁出命也要保护大人。”“追哥”两个字临到嘴边又咽下去,怕自家大人闻之伤情。

  苏晏边笑答“那好,大人我就全指望你了”,边走进寝室。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藏青色缎面暗绣密环纹的大锦囊,平摊在巴掌上,犹豫着要不要拆开它。

  ……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了吗?苏晏扪心自问,太子失了君心,等同流放。而皇爷似与我生了嫌隙,接连几封信都不收,也不回复,仿佛已将我遗忘在南京养老地。我是不是该现在拆开锦囊,看看朱槿这个惯于藏着掖着的老男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沉吟片刻,最后从心里找到了答案

  没有。

  并未山穷水尽,再耐心等等。等那个不知会否来临、何时来临的时刻真的到来。

  -

  景隆十七年,乙未年春。

  太子奉召离宫,携侍卫出南京城,于钟山东南面一处山坳中结庐索居,省咎守陵。

  时任南京礼部左侍郎的苏晏,不时微服出城探访太子。二人常坐而论道、修文演武,闲暇时或对弈、或垂纶。

  苏晏偶因大雪封门而留宿陵庐,便与太子双双懒堕于榻,抱猫读书。

  太子自嘲:“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苏晏戏和:“可怜风雪夜行人,我与狸奴不出门。”

  太子:“燕山雪花大如席,我与狸奴不出门。”

  苏晏:“哪来的燕山?”

  太子:“呃,钟山,钟山雪花大如席,我与狸奴不出门。”

  苏晏:“一任天地倒颠沉,我与狸奴不出门。”

  太子:“……”

  太子:“接不下去了,小爷认输。”

  于是苏晏赢得了撸猫权,太子负责去清理屋子外间的猫砂。

  “你不是不太喜欢猫,说猫薄情寡义?如何还要与小爷抢着摸。”太子捏着鼻子铲屎,隔帘悻悻然说。

  苏晏把脸埋在刚洗完澡的梨花软绵绵、毛茸茸的肚皮上,深吸一口气:“真香!”

  -

  沈柒在正月底回到了京城,叩请面圣。

  景隆帝在御书房接见了他,同在场的还有内阁与兵部的重臣。

  沈柒复命道:“微臣率手下锦衣卫于河南一番暗中探查,果然发现贼军与真空教勾结颇深。那廖疯子身边的秀才军师石燧,便是真空教的传头之一。”

  他将打探到的贼军兵力部署、进攻路线与勾结当地势力的情况,向皇帝一一做了详细汇报。

  这份军情十分重要又来得及时,皇帝听完颔首,难得对他说了句抚慰的话:“沈同知辛苦了,且回府歇息,来日论功行赏。”

  沈柒想旁敲侧击地了解一些南京之事,可众臣在侧,显然时机不对,便默默退了下去。

  出了皇宫,他直奔北镇抚司,召留守的理刑千户韦缨来问话。

  苏大人临行前,身边小厮病倒一个,故而只带了一个上路。

  苏大人在家书中吩咐过小厮,故而那个叫苏小京的小厮,不时来北镇抚司打听沈同知回来了没有。

  宫里传出的消息,说豫王拿了苏大人寄来的信上呈皇爷,使得龙颜不悦。皇爷还指谪太子“不思孝道,好结朋党”。

  这些消息令人愁喜交集,沈柒面无表情地听完,又详细问起了朝中形势。

  韦缨道:“朝中现在人心浮动,盖因白鹿案而起。太子虽洗脱了亵渎皇陵的罪名,但也失了圣心,被皇爷下旨贬去守陵。而朝中以阁老焦阳、王千禾为首的一干文臣言官,之前坚持不懈地弹劾太子,如今又打起了易储的念头。”

  “……易储?”沈柒眼底掠过幽光,向前微微倾身,“怎么说?”

  “大年初一夜里,后宫有处阁殿突然五色光起,直冲云霄,须臾隐没,所见之人都道是天降异象。随即禁军进入那处阁殿,发现了偷跑出来找寻母亲的二皇子正在殿内酣睡。于是传言纷纷,都说二皇子昭乃是紫微照命,将来必定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