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婚太子后将军追悔莫及_作者:箫仪(163)

  他翻了翻书道:“前朝宠妃潘贤妃曾传授过所谓博宠秘籍,说‘若要招君上欢心,要……’”

  他望着太子有些疑惑的俊秀面容,有些说不下去。

  所谓前朝野史,就是捕风捉影随意乱写,执笔之人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用词也不大雅致。

  那书上面说的是,某些人旁的地方硬了,心上就软了……伺候得好了,什么得罪生气都不作数了。

  他不说话,脸上的神情有些莫名,手中捏着书的力道也松了些,被等得不怎么耐烦的谢恒抓到机会,一把抽了过来。

  秦烨措手不及,也不敢伸手去夺回,只能眼睁睁的看见太子将那本书卷拿在手中,三两眼之后彻底愣住。

  如今太子功力渐长,也不再些许小事都能红了耳尖了,脸上仍是一派淡然温和,只捏着书卷的手指攥得有些紧。

  这攥得有些紧的手一直维持到了就寝之时。

  秦烨被瞧了研习了一天的书卷,索性破罐破摔与太子混在了一床被褥里,手指随意而精准的一探,上边也没闲着,轻轻衔住了谢恒的唇。

  “殿下……咱们这循序渐进的上一步,也好些时日了,该往下动一动了。”

  “我帮殿下?”

  谢恒被他拿捏着关要,一时难以言语,许久,才低不可闻的传出一声‘嗯’来。

  烛火摇曳,时光倏忽,一阵潮热之后,谢恒勉强回了神,寻回了飞到九天之外的神智,敛了眉眼有些糊涂的想。

  这等事情,应当是要礼尚往来的吧?

  他有些恼,觉着自己今日早上说得话晚间便不算数了,又有些无奈欢喜……

  这人竟然连前朝后妃野史都寻来看了,还付诸实践,也不知该夸他勤勉还是怎样。

  他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伸出了手,声音有些哑:“我……帮你?”

  那手却被秦烨按住了。

  这人本不是个中主角,偏偏却显得比他还要难耐激动,喘丨息之声颇为粗重,直到如今才渐渐平缓下来。

  “不必了……郭神医说了,要清、闲、寡、欲。”秦烨一字一顿的道,显然说得有些辛苦。

  他已经后悔主动蹭到主屋与太子同榻而眠了。

  在南疆时那大夫还不甚所谓的说余毒无碍,只需不要过于激烈便无事,话里话外都觉得是小事一桩。

  只有到他这地步,才知道什么叫情深难耐。

  他每一日里,但凡挨得近些,都跟之前在行宫里中闻了谢恪的催丨情香后的状态一般无二。

  真要太子出手帮了他,这……还能轻易善后?

  秦烨闭目调息了片刻,这才勉强起身吩咐了沐浴。

  一直守在屋外隐约听到了动静的云昼眼神里满是意外。

  他张了张口,想问这次怎么是公爷出来,又有些不敢问,同样红着脸,一溜烟的往外跑了。

  留下秦烨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太子身边的小太监……那是什么眼神?

  ——

  端王府。

  端王谢惟这些日子颇不好过。

  岳丈郭羡如今被关在刑部大牢,手中银钱来路瞬时断流,朝中一些原本得心应手的小事也办得不利落起来。

  谢惟并不是不想救,可太子吩咐的三法司同审,把皇帝、太子、晋王的人安排的无比均衡,就让他找不到下手的契机。

  眼瞅着刑部再过些日子就要结案定罪了,谢惟愁得连近日的药量都增添了不少,却是于事无补。

  “王如海还是未曾松口吗?”谢惟问道,目光望向身侧一身六品编修官服的郭星华。

  郭星华是郭羡远房的侄儿,也算郭家年轻一辈最拿得出手的孩子,郭羡入狱之后,他便跟在了端王身边。

  他闻言摇了摇头:“那老太监是跟在陛下身边的,一言一行皆是陛下的意思,早些日子既已透了风出来,再有改动的可能性实则不大。”

  谢惟的眸子蓦然沉了下来。

  他是有所预料的,但当真知道皇帝连他岳丈都不保全,反而一力彻查时,心还是凉了半截。

  也许在皇帝心里,他这个病弱体衰的儿子,当真一点分量也无?

  说话间,有小太监从屋外进来,递上一封密信。

  “咳咳……”一阵沉闷剧烈的喘咳声之后,谢惟望着手中自棠京外传来的信笺,一直阴郁的脸上终于多了两分轻快之意。

  “你看看。”谢惟将手中信笺递给郭星华。

  郭星华躬身接过信笺,仔细看了两眼,这才道:“宁寻死了?如此一来,殿下所谋之事可以往下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