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工种_作者:莫向晚(975)

于是,对方这便来刷存在感了。

纪墨没体会到这层意思,但也感觉到纪长纬是想要自己问点儿什么的,奈何,暂时他还真是没什么疑问。

“爹爹等等,等我写完这些,还请爹爹斧正!”

纪墨这般说着,示意纪长纬在一旁坐下,坐着的监考老师才是好老师,总是走来走去,转来转去,可就不太好了。

“好,你先算过,再交于我看。”

纪长纬爽快应下,竟然还有点儿乐颠颠地,在一旁座位坐下,并不着急凑过来看纪墨如何演算,真如监工一样,只在一旁候着。

纪墨的测算结果很快出炉,方向上是有些不同的,观看一场流星雨,若是写相关的观后感,也能有好几个方向,什么天心不稳,什么人间纷繁,什么战乱离索……这些算是预知方向的,还有就是一些具体的有关星星距离跟此次流星雨是否有关的问题。

纪寰没说具体是哪个方向的,只是让纪墨试着写一写,看看他的水平,纪墨就选择了一个自己最有把握的方向,综合历年此世界流星雨的规模程度,总结这次流星雨的异同之处,同时纵向对比这件事发生会带来的可能的影响。

这方面,资料比重就要占据三分之二,摆数据,讲道理,后面就是自己论证的结论,相对来说,测算的难度大减。

纪墨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写对不对,具体的格式什么的,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余光看向一旁正专注看着自己的纪长纬,幸好对方主动过来帮忙,他还真是需要在交作业之前让家长检查一下。

一刻钟后,文章完成,纪墨递给纪长纬,等着对方看完做出评论。

“你这”

纪长纬看着纪墨的文章,心中有些话不知道如何说,若说无用,倒也不是,但这等总结性质大于测算比重的结果,恐怕不是纪寰想要的。

心中这样想着,正要指点一番,就见纪寰走入院中,看到两人都在这里,纪长纬手中还拿着文稿,便道:“写好了,给我看看。”

说话间,手已经伸了出去。

纪长纬犹犹豫豫着,还是把文稿交出,交到了纪寰手上。

纪寰的神色一向是比较冷硬的那种,这会儿看了文稿,微有变化,再看纪墨,评价了一句:“尚可。”

竟是让他就这样过关了。

纪长纬目光惊奇,纪墨不知其中根由,轻轻松了一口气,能够交差就好,以后也要注意了,多看看别人这类文章,看看怎么弄的,之后自己再弄,不说照抄,起码有个范本。

纪寰拿着文稿走入房中,跟两人说到观星镜的事情,“本当还要一段时间,哪里想到今日便已经得了,正好遣人发放,以便观测,只此物可凝远于近,却也有一处不好,视角过窄,未得全貌。我有意在观星楼上,架设穹顶,以观星镜之理造就,届时,于台上仰望,便尽收天幕于眼底。”

“这可是好事儿!”

纪长纬积极响应。

再看纪墨,微微张着嘴,有些讶然,这种想法,这是嫌观星镜的目镜太小了?

直接把一个屋顶都当做目镜,这种想法,这种创意……好像,好像还真的能成!

心中略作盘算,嘴上已经先应了:“爷爷想得极好,若是那样,必然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只尺距上,会否失真?”

纪寰已经先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毕竟是经过凸透镜而来的影响,就好像很多人玩放大镜时候一样,中间部分的字必然是会被放大的,但在边缘部分的字,难免就会失真。

这个问题,想想凸透镜是怎样的就知道,这是必然避免不了的。

穹顶固定,下方的人同样只能站在中间位置观看,而边缘部位,角度不对,恐怕也会失了尺距。

目前所有有关星象距离的测算,都是凭着目力测定,然后再以运算得来的数据微调,若有丝毫差池,恐怕就是千里之谬。

“这个总是没办法的吧。”

纪墨也无奈了,这种状况,或许增加凸透镜的精度能够好一些,可……误差什么的,总是在所难免吧。

“目力测算并非荒废,两相印证,必可无忧。”

纪长纬在一旁为儿子描补,有工具,也不是说全都靠工具了,总还是需要人力的。

纪寰微微点头,这倒也是,只此事是否可行,也是两说,一来那么大的穹顶不好做,又是用水晶片,万一出点儿什么问题,损失的可就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再者若是直接在观星台上动土,一段时间就无法用这个观星台,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小,若要做,还要再做一个观星台,同步进行才是。

他这里思绪万千,好一会儿没说话,纪长纬就和纪墨眼神交流,不过两个都不太明白对方的意思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