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寒一连串的问题下来,砸得杨景泽直接懵了。李香寒也不管他了,只跟着李承武在与杨掌柜道过别后走了。
“泽少爷?”杨掌柜送了人回来后,杨景泽还在保持着懵逼状态,他不由得小心地唤了一声。
见杨景泽还是没反应,他又再次出声。连着好几声后,杨景泽才回过神来,茫然地看向杨掌柜,问道:“啊?怎么了杨伯?”
这呆傻样,看得杨掌柜嘴角直抽。他是杨景泽他爹杨博清的心腹,杨景泽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虽然说平时为人嚣张跋扈了些,但也还算机灵。
他什么时候见过杨景泽如今这傻样啊?
“哦,没事,只不过少爷你该回去了。”杨掌柜很快恢复神情,平静地说道。
“哦,是的。”杨景泽愣着回答,然后忽然意识到李香寒父女二人不见了,忙问道,“寒妹妹这是走了?”
早走了,你居然现在才发现?
杨掌柜点头:“是啊。”
“那我走了。”说着杨景泽边往外走,却在门口处突然转身,向杨掌柜问道:“杨伯,你说寒妹妹刚才的话是真的吗?”
什么话?杨掌柜刚想问出来却突然想起李香寒临走之前的最后一番话,正色道:“确实如此,李兄弟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他都认同了那定是没错了。”
第一百章 买马车
本朝官员不得行商,但却不限制官员的家人行商。再说杨家是以商发家,但是商人地位低下,为了改善社会地位,杨家花了不少心思培养后代子孙,这不,杨景泽的大伯杨博宏是杨家第一个出仕的人。
杨博宏做人圆滑,加上大把的银子砸下去,他的官途可谓一路顺畅,短短十几年就做到了一州知府。
要知道,那些没有家世背景的寒门子弟,即便是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做了官,也是被分配到边远地方做个知县,而且很多人一辈子也就一个知县到头了,而像杨博宏这样的,那可是少之又少。
当然,这也跟杨博宏娶娶的妻子有一定关系。
杨家自从杨博宏出仕以来,那生意顺畅了不少,至少以前被当地官员的挟制就没有了。
吃到了甜头,杨家老太爷在培养子孙方面更是不容懈怠。但偏偏杨景泽是个例外。
杨家子孙从四岁就被要求开蒙,以杨景泽十一岁的年纪按理说学了七年了,也该下场考童生了,偏偏他连四书五经都念不完。加上他常在学堂上睡觉,先生屡教不听,不得已先生只得禀报杨老太爷。在杨老太爷跟前,杨景泽坦然直言不想念书,更是说出了自己的理想,“我才不要念书呢,我要做大将军!”
杨老太爷都快气乐了,这将军是这么容易当上的么?再说了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可是搏命的事,他怎么会愿意自己孙子去当兵?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当场就表示不同意。
好了,这下杨景泽叛逆心一上来,更是不用心读书了,反而经常跑出去惹事,与阳水县那些小混混打架斗殴更是常事。
还别说,就因为常常打架,他的身手比以前更灵活了。虽然杨家没有给他请师傅教授功夫,他自己倒是学会了骑马,更是拿着一根鞭子舞来武去。
如今他听说了李香寒父女都是会功夫之人,自然是兴奋不已。可还没等他兴奋够,李香寒就给予了他这么狠的打击,让他一下子懵了。待得到杨掌柜的回应,杨景泽更是蔫了。
不过短暂的一番交谈,杨掌柜已经和李承武很熟了,就连李承武战场上的经历都知道了。现在杨景泽这样的问题,他作为杨家的家生子,自然知道杨家当家人对杨景泽的态度,所以想也没想就肯定了李香寒的话,更是以李承武的经历告诉他,李香寒说得完全没错。
杨掌柜这番话说出来后,就见杨景泽更是深受打击,他小心地叫人:“泽少爷……泽少爷?”
难道他的将军梦就这样完了?他不想这么放弃的,可是……念书真的好难啊!杨景泽一边在心里哀嚎一边耷拉个脑袋往外走去,就连杨掌柜的叫他的都没听到。
杨掌柜见杨景泽如此模样,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随即一想,他的随身小厮还在外边呢,不会出什么事的,就放下那点担忧,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杨景泽的小厮杨二一直在外边等着,好不容易见自家少爷出来了,连忙迎上前。却见平时意气昂扬的少爷失魂落魄的样子,连忙小心地问道:“少爷您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