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人由小张氏引进去后,陆陆续续的又有乡亲过来,每一家的当家妇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篮子,里面都是一些鸡蛋、米面等吃食,有那条件稍微好一些的还有一两尺布头。
午时正,宴席开始了。早先预备的九十二桌席面此时已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人。客人落座后,村里来帮忙的妇人最先上前摆上一盘点心,有酥饼、桂花糕、带壳炒花生、炒南瓜子、花生糖、芝麻糖,也就是与李香寒拿出来接待李家老房那些孩子一样的。
这次席面每一桌准备的是十六个菜,十二道热菜,四道冷菜。最先上来的是四道冷菜,有霜花生,凉拌木耳,糖醋萝卜和卤水拼盘。紧接着是两道热菜,梅菜扣肉与鸡肉。
因为天气较冷的原因,这些热菜不能一下子上齐了,只能每隔一阵子就上两道,否则就会冻结。这倒是苦了那些厨子和帮忙上菜的人,不能一块儿吃。
不过这附近的村子无论谁家做席面都是这样的,所以主家为表谢意,后面帮忙的席面会比正式的席面丰盛许多,而且事后还会给每个帮工的人许多肉菜打包回去。所以这样帮工的活计还是很受欢迎的。
第五十九章 突然来客
村长和几位族老由李家老房的几个男人招呼着,李承武和郑氏忙着招呼客人,李香寒一个小丫头自然不用做这些,因此得以坐下来吃饭。不过倒霉的是,她要和老房的女眷和孩子坐在一块儿。只要菜一上来,那几个小子都饿死鬼投胎般地一通争抢。这般情形之下,李香寒自然不能安安心心地吃饭。更何况,看着那一片狼藉的模样,她也吃不下去,只好胡乱扒拉几口米饭,暗自思量着待会儿宴席散后再与爹娘一起吃。
席面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又有人上门了,而且还是驾着马车来的。
因为宴请之事,院子的两扇大门敞开着,不过来人并没有直接将马车赶进来,而是在大门处就停下来了。那哒哒的马蹄声以及来人报出的给李老爷送礼声音让还在热闹喝酒吃肉的人都停下来,统一看向大门处。
只见一个一身黑衣的十七八岁的少年站在马车旁,配上他那不苟言笑一脸严肃的面庞,要不是他那句“恭贺李老爷乔迁之喜”众人还以为他是来找茬的呢!
不过有人立马想到前一阵子村子里传说也是有一个贵人乘坐马车前来找李承武,便不由得好奇,这李承武因为腿脚不便已经好久没有出村子了,哪里结识的贵人?
自然也有人往郑氏的娘家方面想的,不过又有人反驳,郑氏不过是一个孤女罢了,哪里来的亲戚,还是贵人亲戚?没见这么些年从没见过郑氏回娘家,也没见过郑氏的娘家人么?所以这一说法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李承武和郑氏也在暗暗猜测来人是谁呢,然而走向大门处的脚步却没停下。
李铁柱与村长几人的位置靠近新屋,距离远门较远,并没有听清来人的恭贺声,不过却从周围的动静中得知这一事。
村长摸摸自己的胡须,向李铁柱问道:“铁柱兄弟,这是你家亲戚来了?前个儿就听说了有一个贵人来找你家武哥儿了。”他也是听说了前几天的事。说实话,他也有些好奇,但还不至于很八卦,只不过今日又有人来,而且看样子不知是否与前几日的人有关联,所以他也就顺便问几句。
李铁柱呵呵一笑,回答:“哪里,只不过是来找寒丫头买药材罢了,听说她上一次得到的好药材就是卖给那人的,所以人家就想来问问还有没有。不过好药材哪里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所以一听没有就走了。”这些都是刘氏回去碎嘴之后大张氏又想要闹的时候李承武说的,如今他不过是将李承武的解释说出来罢了,“不过那人据说是外地来的,当日就要赶回家了,所以今日来的倒是不知是谁。”
两人来到少年的面前,李承拱手一揖,问道:“不知这位公子是哪家的?李某似乎没见过公子……”
宴席上的人虽然没有跟着一起上前,但是许多人都一致地停下来看向门外,想要听清楚李承武与来人的对话,只有那些平日里好吃懒做而又喜欢贪小便宜的妇人不知事的小孩子还在继续。
来人避开李承武的一礼,少年依旧冷漠,不过还是回答了李承武,只不过却是避开了李承武的第一个问题,就连他自己是谁都没介绍。只听他说道:“属下是奉了我家主子的命,来给李老爷送礼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