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靠选秀再度爆红_作者:祭望月(66)

霍钺架不住父亲一直唠唠叨叨,也不想让父亲左右为难,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先听录音,但是不保证会答应授权。

霍老见他终于松口了,也不逼他,连忙道:“行,你先听,听完再给我个答复,我也好回复人家。”

霍钺嗯了一声,挂了电话,又打开父亲给他发的那封邮件,把附件下载下来,点击播放。

熟悉的旋律响了起来,是《法国梧桐》的原版伴奏,木吉他的声音清脆悦耳,让霍钺想起俞禹抱着吉他懒懒扫着和弦的样子。

“还记得那年午后,你约我相见,在种满法国梧桐的街道……”

少年拖着慵懒的声调,轻快地唱着歌词,是跟俞禹完全不同的声音,带着点乳臭未干的口音,但是除了声音不太像以外,其他地方完全一样。

霍钺实在太熟悉这首歌了,加上他本身又是学音乐的,有一点唱得不同他都能马上听得出来。

但是这个少年唱的时候,除了声音不一样,其他地方完完全全就是俞禹的感觉。

这个发现让他猛地睁开了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脑上的音乐播放器界面,仿佛要盯穿电脑,通过这个音频看看唱这首歌的少年长什么模样,为何能将俞禹的歌唱得如此出神入化。

但是又想到不管对方唱得再怎么像俞禹,也不会真的是俞禹,俞禹已经不在了。想到这里,他就冷静了下来。

几;

分钟的录音很快就播放完了,霍钺还没从刚才的歌声中回过神来。

他现在相信了父亲跟他说的话,翻唱俞禹歌曲的这个少年一定深深地喜欢着俞禹。

所以才能唱出俞禹注入在歌里的感情,让他听了都忍不住回想起当初跟俞禹的点点滴滴。

他有些动容,为这个少年对俞禹的热爱。他其实也清楚,时代在变化,没有人的心是永远不变的,那些以前说着喜欢俞禹的歌迷,在这么多年里也许早就换了不知多少个歌手喜欢,俞禹的歌地位虽然还在那里,但会唱俞禹的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鲜活的年轻偶像喜欢,而不是喜欢一个已经死了十几年的歌手。

也不是说过去的就一定没有人喜欢,没有人记住,现在乐坛还有很多比俞禹资历还要深的老歌手,他们还活跃在乐坛上,他们的歌还在被人传唱,是因为有新人唱他们的歌,他们的歌得以延续,所以能一直流行。

而俞禹的歌被他死死地保护着,他不愿任何人毁了俞禹的作品,不授权任何人在公开的地方翻唱俞禹的歌,这就大大地减少了那些歌的曝光率。

这样下去俞禹的作品终有一天会在乐坛销声匿迹,这不是霍钺想要的。

他是担心俞禹的歌被乱七八糟的人糟蹋才买下了版权,但如果有人能将俞禹的歌还原给现在的人听,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俞禹,这样俞禹就能一直被人记住,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和心里了。

想通之后,霍钺给父亲打了电话,告诉父亲他同意了虞家那个孩子翻唱俞禹的所有歌,但是不能恶意毁歌,也不能用俞禹的歌做不好的事情。

霍老见儿子终于松口了,不禁为虞父感到高兴,连连应道:“哎哎,好的,我会帮你转告他们的啊。你那边时间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吧,身体要紧。”

霍钺应了下来,但是挂了电话后却没有马上去洗澡睡觉,而是坐在沙发上,又打开音乐软件,搜到俞禹原版的《法国梧桐》单曲循环起来,然后想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那天俞禹背着吉他来找他,进门就;

神神秘秘地对他说:“霍钺哥,我今天给你听个好东西!”

霍钺笑着问道:“哦,你要给我听什么?”

俞禹将吉他拿下来,席地而坐,抱着吉他扫了两下和弦,这才狡黠地说道:“我最近写了一首曲子,这还是我第一次创作歌曲,想请你帮我听听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然后俞禹就给他唱了初版的《法国梧桐》。

其实第一次听的时候,霍钺就听出了歌词写的是俞禹和他的故事,他没想到俞禹会把他们俩的故事写进歌里,还是俞禹第一首创作的歌,对于俞禹来说意义应该是很重大的。

俞禹虽然会弹吉他,并且跟他学了钢琴,还有老师教乐理,但是第一次作词作曲还是有些生涩,唱得也生涩,不过霍钺还是觉得很好听,给了俞禹很高的评价。

后来等俞禹出道,将这首歌录进专辑的时候,俞禹的唱功和作曲技术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正式版的《法国梧桐》比初版顺畅了许多,但霍钺还是有些怀念当初有些青涩的俞禹。

音乐软件还在循环着《法国梧桐》,霍钺靠在沙发上,用手臂挡住疲惫的双眼,在俞禹的歌声中放空思绪,企图得到短暂的安慰和安宁,这是他最常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