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安饶有兴致地看了许久,才说:“你说我们在院子里种些灵米怎么样?”
“种不活。”白七点了点车壁,隔绝了声音后才说,“灵米和生灵草不一样,它对灵气的需求非常旺盛。以现在猫咖的灵气浓度,大抵……可以种个一两株来观赏。”
“这样啊。”顾长安倒也不失望,“那就算啦。家里的灵气还是要先顾着猫猫们。”
会来猫咖的小猫咪们,都穿过了千万里的远路。是最需要灵气修补的。
他不执着这个,白七就再点了点车壁,于是风就刮了进来。
初春的风带着些田间地头的泥土味,喧闹的人声中,有车顶的铃铛声传来。叮叮当当的,也有几分属于春天的热闹。
马车到了灵隐寺,顾长安先一步跳下车,提醒了三子车里有饭食后,才又与白七一起上了山。
冬日的灵隐有些萧瑟,春日里,那些萧索尽去,化作了一片蓬勃的生机。
药师佛前有人在跪地祈福。两人在殿门站了片刻,等人走了,才一同迈步进大门。
莲花灯里的火光如豆,一旁的养魂瓶上莲花半开。在那不大不小的花瓣上,隐隐透出一只小猫的影子。
顾长安伸手抚了抚瓶身,花瓣上的小猫就甩了甩了尾巴。
白七看着那微微的甩尾:“看起来情况还不错。”他说着,手上浮起一点金光,也去摸了摸瓶身。
养魂瓶微微一亮,莲瓣上的小猫更有力了:“咪嗷!”
小小的猫叫声传了出来。
顾长安垂着眉,眼里都是笑意。他又摸了摸瓶身,低声道:“我们黎黎要乖乖的。”
“喵~”小猫低低的应了一声。
猫猫乖乖的。要在药师佛前安静的修养。直到魂魄补全的那一天,就能与最爱的姐姐再续前缘……
灵隐的钟声徐徐飘来。
金塑的药师佛满脸含笑,慈悲地注视着佛前的人。
……
两手空空上了灵隐,下山的时候,却多了一袋子米。
昙传老和尚说那是灵隐自己种的米,冬日里收割了,恰合春日里吃用。
顾长安也不与他推辞,拎着那袋米就施施然地下了山。
“这些和尚竟也会自己种地。”白七觉得有些新奇,“他们不都有信众送米粮么。”
“若是遇上天灾人祸,泥塑的佛哪里能从人嘴里抢食?”顾长安笑了笑,“他们的地似乎是自己在山中开垦的。吃起来味道也不错呢。”
白七怔了一怔:“泥塑的佛……倒也有些意思。”
“若我佛慈悲为怀,也定然看不得信众饿肚子的。”顾长安又说,“说道这个,却不知郑和他们起航了没有。”
冬日已过,再吹几场春风,地里的种子就会在温暖的风里开始发芽了。
这样的日子,也是最适合起航的日子。
长风温柔地卷起海浪,打在大船的船身上。
大明巨大的宝船就停在那码头上。
那宝船如此巨大,比村里最高的宅子还要高,比村里最大的宅子还要大。
那就是大明的水师与他们引以为傲的船!
“多谢慷慨。如此我们便回去了。”船队的翻译对着身着丝绸的吕宋官员拱手笑道,“今年是个好天,你们定然也会有好收成。”
那吕宋官员也拱拱手,笑容满面地回了些什么。
虽然大明的人来得突然,但这却不是坏事啊!他们要远航,要用一些丝绸瓷器换一些易储备的粮食,最好还能换一点土与粮种,让他们在船上种上一小块地。
那多好呢!
他们的主粮便是最易储备的。只要不受潮,便能放上许久。
旧年里丰收了,现在粮仓里正有大把。
这些粮食与泥土有什么值钱的呢?
可大明来的丝绸与瓷器,却是千金难买的宝物!这样的宝物因为大明的慷慨,他堆了一屋。
那官员乐呵呵地看着船工们上上下下的搬着粮食与粮种,满心都想这样的好事能再多来几次。
船工装完货,便在船头吹起了起航的号角。
翻译一听,立刻就道:“我们要启程了。愿天神照耀您。”
他说完,回头冲郑和点点头。一直在一旁观察风向的郑和便也冲那官员拱了拱手。
随后他扬扬手,朗声道:“风向正好,都赶紧登船!”
船工们迅速顺着爬梯登船。他们每一个人都动作迅速,如履平地。没多久,人人各就各位。宝船的风帆一扬。偌大的船队就在船号声中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