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祥点了点头:“这般一改,正厅后的罩房就也能利用起来。”
“只是两个小厨房许是不够暖。”
“要想点别的法子……”
他嘀咕着在院子里绕了好几圈,才拿定主意,指着一个工匠道:“去官窑通知他们开炉烧砖,再将库房里的砖瓦都拖过来。”
又对马仪道:“衙役要去城外寻新安置的流民,便将流民家中储备的修房的泥土也一并带来。”
马仪赶紧让长随去通知。
蒯祥说完,就点了一组人:“你们去改造厨房。其他人分成两组,将两边厢房的数据量好后再行定夺。”
第133章 【二更】我和虎虎你到底爱哪个!
流民安置所是个四面都是房屋围起来的大院子, 没有讲究的垂花门与抄手游廊。唯有影壁会遮掩一下往来的视线。
大门旁边就是南房,穿过影壁就能见到正房。左右两边都是长厢房与耳房。先前厢房里摆着木质的通铺大床,此时全都移到了院中。
工匠们量过尺寸就凑到一块讨论, 不多时, 蒯祥就拿着图纸找到了顾长安,将他的打算一说, 才道:“这般做, 可以最大限度的容下更多的人休息。只是两侧耳房厨房火力微小,我担忧热度不够。”
顾长安步入耳房,他看着那个小小的房间,想了想才问道,“可以将整个耳房都搭成灶台么?”
一个通透的大灶台,前接厢房, 正接正厅, 后接罩房。两个耳房一共三面进火, 也不知道温度能如何。
蒯祥想了许久,才道:“厢房许是会冷。”
流民安置所的厢房修得并不太宽, 却很长。一个大通铺拉下来, 极可能热气走到中间便散了。
顾长安推出来, 又去倒座的南房看了看。
南房作为倒座房,也是一个狭长的房间。里面摆着一些简陋的家具,北面一段墙壁与西厢房相连。
顾长安想了想, 说:“你说想把这里做成一个吃饭的地方,那我们把饭桌垒成中空的墙怎么样?”
“一个两尺宽的桌面, 下面可以做窄, 中间设一个烟门, 从此进煤炭和柴火烧火加热。”顾长安比划了一下, “两边进热气。这样饭菜放在上面,也不怕凉了。”
“还能住人!”蒯祥插嘴道。他并不愚蠢,只是先前被固有思维固定住。顾长安一提,他脑子就飞速的转动了起来。
他们猫老爷提出的这种做法,其实与火墙差不多。只是将火墙变作了一个餐桌。他甚至不需要做桌面,只要在上面稳固一个木板子就好。
只是这般做,南房的人就住得不若其他几个房间的人好了。
但他们本来就只是为了帮百姓们越冬,只要能有一个比较安稳温暖的空间,别的都能往后推。
蒯祥定了主意,又去与工匠们讨论起来。
不多时,工匠们就散开在各个房间中,开始敲敲打打起来。衙役们送来了几个红薯小车,又当炭盆又当食盆的摆在了房中。
顾长安看了看,见没自己的事了,便打算退出去。
刚要走,门口就熙熙攘攘地吵闹了起来。几个衙役领着一大群男女老少走了进来。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衣衫单薄,即便脸上遮着细布保暖,也早已被冻得发青。其中却有几位老人,身上穿着那眼熟的军绿大衣。
那军绿大衣做得很大,老人们拢在身上,能连头到脚的包住了。他们人人怀里都抱了个孩子,将孩子一起拢在了大衣里。
一见顾长安,一行人双眼唰地就亮了。
“猫老爷!”
“猫老爷您来盖房子啦!”
“不是我盖。是蒯祥郎君带着官府的工匠们在给盖。”顾长安道,“你们还好吗?”
听了他的话,流民们就“”了一声:“有什么好不好的,能活着就是天大的好啦。”
昨夜的严寒已经夺走了好些人的性命,其中也不乏平日里身体健康的汉子。但这又如何呢?
他们是流民,流民的命本就飘摇。他们早就习惯了死别,也就没太多的力气去伤心。
更何况,这还是天灾。谁能抗得过天灾?若是有人能带他们扛过去,便是给人立生祠,年年跪拜都使得!
顾长安看着他们,心中叹了口气。他扬起一抹笑安抚道:“安置所的情况,大家应当也知道了。这两日大家辛苦些,早日把这安置所改造完毕,早日过暖和日子。至于炭火与粮食,也都有衙门里出。”
“好咧。”流民们笑了起来,“正经盖房子我们不会,抹泥巴墙我们各个都是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