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饮一杯无_作者:妄鸦(240)

“武将就该死在沙场上,为国,为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挺直脊背,穿戴好铠甲,苍老如同老树盘虬的手握住刀柄。

那一瞬间,他并不像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恍惚间,庆生仿佛看到了大人年轻时纵横列国,南征北战的影子。

苍老的声音响彻城门:“愿意同老夫誓死一战的,出关!”

曾经追随这位老将手下的将士们纷纷红了眼。

有的默默拿起武器,跟随在那道佝偻而伟岸的背影之后。也有的急流勇退,如同生了根站在原地,就这般看着。

整个过程,城墙下的大渊军队都致以最沉默的注视。

即使关口大开,分明是偷袭的大好时机,也没有任何一位前锋在此时轻举妄动。

他们沉默地看着武安君站到关前,身后跟着寥寥数人。

传旨的太监急红了眼:“武安君!王上都说了投降,你这是要抗旨吗?!”

没有人搭理他。

见状,太监心急如焚。

若是降了,至少能保全一条命。若是就此惹怒大渊,以大渊素来的作风,恐怕就是斩草除根。

还好,近臣料事如神,早就猜到武安君不会这么简单投降,于是王上还下了另一道圣旨。

“请稍安勿躁,圣旨还未完!”

太监连忙提高声音:“我豫国有意于大渊永修同好,进献良田城池黄金布匹,奉大渊为主,世代为邻,代代朝贡。”

“为表诚意,平息友邦怒火,赐抗旨逆臣武安君毒酒一杯,钦此。”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先前投降可以说是大局如此,无可奈何。

但战前赐死一位忠心耿耿马革裹尸的老将,简直荒唐到极致。就连武安君,也不禁脊背一僵,思及此乃自己效忠大半辈子的国家王庭,老泪纵横。

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太监命下人端来毒酒时,一道疾飞而来的羽箭有如雷霆般自城外射入,如神般钉进侍从手骨,硬生生打翻了那杯鸩酒。

“第一箭,残害忠良。”

关卡外,浑身皆白的皇子挽弓搭箭,扬高声音,淡淡地道:“豫王若是要降,也应当拿出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的勇气来。仅赐死手下忠臣,自己高枕无忧,尽享荣华富贵,天下哪有这般好的事?”

紧接着,沉重的弓弩被毫不费劲地拉开,仿佛这跨越了关卡战壕城墙的距离不过近在眼前,不费吹灰便能千里之外索敌性命。

在所有人都未反应过来之前,急速飞来的第二箭穿过内侍的肩膀。

太监吓得尖叫,竟是直接昏死过去。

“第二箭,助纣为虐。”

众所周知,使臣受伤,便是撕破协议的象征。更何况大渊从未同豫国达成过任何共识。

战!

大渊的态度显然已经摆在明面。

武安君仰天长笑。

他越看大渊三皇子,越觉得遗憾。

若是早生几十年,在战场上遇见了,即使立场不同,也绝对会是个对他口味的对手。

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这番情,他受了。

武将所能回馈的尊重,便是以最好的姿态,正面战上一场。

在这一片马蹄扬雪之时,白衣皇子睫毛轻颤,骨节分明的指节捏着三根羽箭,同时挽弓上弦,拉开满月般的弧度,白发于耳后猎猎扬起,看也不看般朝着天空刺去。

接连三箭,封死了空中所有退路。

纯黑色的苍鹰被射掉好几节尾羽,身上擦出汨汨流血,带着半截羽箭,哀鸣着拍打受伤的翅膀,朝着不远处飞去。

射出三箭后,宗洛没有抬眸哪怕多看一眼,侧脸冷峻到低入雪色里。

他攥着湛卢,催动照夜白上前,冲进千军万马之中。

多管闲事,第三箭。

苍山暮雪间,山崖上的红色衣角若隐若现。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寒门关前, 两军对垒。

真正跟随武安君出关的,不过寥寥几十个人,大多是跟随在他身边许久的将士,还有一些手无寸铁的谋士, 终生奉主的家臣。

待站定后, 武安君手持大夏龙雀,凝眸去看。

在城墙之上时, 看着乌泱泱同雪色切割的军队, 他们便心知肚明两军人数的差距。

更别说双脚站在土地上,亲眼感受这征战。

不说后方前来压阵支援的步兵部队, 就是身披寒甲的玄骑,也因为主将回归的第一仗倾巢出动,足足数千。

一方十万大军,一方几十人。

在豫王还没投降前, 好歹寒门关还有三万兵力,若是后方支援,集中国力, 也能勉勉强强凑齐十万。如果大渊不继续增派援兵,速战速决的话, 这仗也不是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