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3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渊帝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他梦见自己站在高高的角楼之上, 面容冷硬地眺望着远方。
帝王目光所至,皆是国土疆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如今朝向的地方, 是大渊的北方。
那里终年冻土,边域寒疆, 气候恶劣。
在渊帝还曾是皇子的时候, 他也曾被先帝以历练的名头丢到过边境几年, 自然清楚那里的条件有多么艰苦,战事有多么吃紧。
而在两年前, 渊帝却亲手将自己最重视的皇子流放到了那里。
说是流放,实则倒也没有褫夺皇子封号。但不给兵权, 不放权, 不说原因,没有期限的派去边疆, 落在旁人眼里,也同流放无异了。
寒风呼啸。
渊帝只是站在这里,都能回忆起两年前, 自己在巫祭大典后, 得知那个真相后的惊天震怒。历历在目。
这件事,称得上是彻头彻尾的愚弄。是帝王一生中的奇耻大辱。
自己最看好的孩子,竟不是自己的血脉。
多年培养,呕心沥血, 却是着了别人的道,为人做了嫁衣。
即便知道虞家已经被灭, 渊帝也恨不得将人挖出来鞭尸。
若是虞家没有被灭,到头来他们倒是不费吹灰之力,狸猫换太子。仗着曾经对宗洛的那些情分, 后者也不可能对他们做些什么,就能轻轻松松从根源上把持这个数代帝王辛辛苦苦打造的庞大敌国。
真是好算盘,真是好算计。
渊帝面容阴鸷,差点没咬碎一口牙。
这样的奇耻大辱,即便对自己的身世是知情还是不知情,放在任何一位帝王身上,都是要当即诛杀的。
渊帝也的确愤怒,他怒火滔天写下过一道没有加盖玉玺的圣旨,在不清楚宗洛是否参与其中之前,动了杀心。
然而最终,这道圣旨不过拿给求情的裴谦雪做了做样子。
到底是自己寄予厚望,多年栽培的皇子。下不了这个杀手。
渊帝采纳了裴谦雪的劝谏,将人派往边疆。
在下流放圣旨的时候,渊帝以为,在他葬入皇陵前,都不会再想同这位曾经最爱的孩子见任何一面了。
然而时间可以冲淡的东西太多。
奏折上再也没有了暗卫对三皇子的日常报告。传来的军报再也不会有三皇子的字眼。更不会有骑着照夜白的白衣皇子,在百姓簇拥中回城。不会有帝王悄悄登上角楼,目送他每一次出征。
好几次,宫里进贡了一些好东西,渊帝下意识就脱口而出给三皇子府送些过去,末了才紧抿嘴唇,反应过来自己失言。
其他宫人也只当没听见,不敢多提一句。
谁都知道,自三皇子离开皇城后,这三个字便成了渊帝绝对的禁忌。
不管是裴谦雪还是元嘉。这些距离渊帝最近的近侍内臣们都揣摩不到渊帝的心思,不敢贸然直言劝谏,更何况宫人呢?
帝王习惯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情绪。
心底究竟怎么想的,只有他一人清楚。
气头上过去后,终于开始缓和。
到底曾经那些宠爱和重视都并非作假。
渊帝也不是一开始便独宠三皇子。而是宗洛自己用他的努力,他的汗水,他的孺慕和不畏惧打动的帝王。这才有了栽培,重视,寄予厚望。
他的确对这个孩子本身的欣赏不假,然而这也建立在血脉前提。若是没有了血脉......莫说是帝王,任何一位当家之主,即使是普通人,都难以做到毫不介意。
在渊帝不知不觉的时候,心底的天平开始了倾斜。
从最开始的提都不能提,到后来默许边疆源源不断,每三天送来一次三皇子的起居密报,放在奏折的最上方,最后是偶尔主动询问。
就连边疆的将领也说,即使被发配边疆,三皇子也仍旧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戍守国门,绝无半点自暴自弃或颓废迹象。
那当然了。
渊帝又心酸又骄傲。
这可是他重点栽培,用宗家传统培养出来的皇子。
不说别的,虽说宗家培养储君的方式比较极端,但历代经过巫祭大典筛选出来的大渊帝王的确皆是心性上佳,能吃苦耐劳之人。
即便再如何,也绝对不会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虽然在宗洛面前,渊帝很少夸奖,更多是严厉的鞭策,再接再厉。
但在渊帝心里,他永远是自己最满意的储君,没有之一。
眺望着远方,身披玄色龙袍的帝王想。
再等等吧。
等时间解开这个心结。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不久过后,他竟突发急病。
急病来势汹汹,上来就是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