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当年人人都在等着皇后嫡子的化形宴,但先帝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第一时间采纳这些谏言,甚至在五皇子(淮王)出生后的前六年,他也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帮着皇后圆谎。
帝后想要扶植嫡子上位的决心,是如此显眼。
寒江雪无意中了解过这段往事,因为他哥了解过。寒大寒一生为了写话本取材,攒了一书房的野史趣闻,其中有一章讲的便是宫中秘药,据说宫里有一种可以改变人气味的奇药。不是那种市面上流通的隐藏气味的药粉,也不是一时的改变,是彻彻底底、长长久久地把一个物种变成另外一个物种。只要不变回原形,就不会被人分辨出来。
寒江雪无法辨认人和动物的区别,也就不知道这种秘药的存在是否合理,不过,他哥觉得是假的。寒大在那段与秘药有关野史的旁边,特意批注了自己的感想:任何传闻都不是空穴来风,私以为,皇族有药不假,只是功效未必如此神乎其神。
也就是说,寒大觉得皇室是掌握着隐瞒气味的手段的,只是没有传的那么厉害。
淮王一直到六岁之前,都被当作了一条薛定谔的龙。
他之所以没有一直当下去,是因为在他年满六岁的那天,由先帝亲自挑破了嫡子的身世。
举朝哗然。
当时不少朝臣都已经认命,觉得先帝和钱后打算就这么替五皇子隐瞒一辈子了。朝臣对此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先帝的孩子里没有一个原形是龙,他想趁机弄虚作假传位给嫡子,也实属人之常情。只是有一部分老古板认死理,非要吵着验明真身罢了。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先帝这个总是出其不意的男人,会这么惊天动地。
不公布则已,一公布那就搞了个大新闻。在五皇子六岁的生辰宴上,先帝当众公布了他非龙的身份,并十分利索地下了旨,让宗室选送出色的龙子、龙女入宫。
满朝文武面对这个消息,那真是没有一丝丝的防备,钱后也明显是毫无准备的,她在七公主努力的搀扶下,才没有让自己失态太过。
但所有经历过那起变故的人,都明显看到了皇后瞬间苍白的面容,以及那一声凄厉的:“陛下”
为什么啊?她的眼睛里写满了绝望,陛下不是站在她这边的吗?
她知道他们夫妻关系不怎么亲密,更多的是一种公事公办,可她自问也没有对不起过先帝啊。她一直尊他是天子,敬他是丈夫,做了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所能做的,约束外戚,打理后宫,从不会拈酸吃醋,甚至是拼了命地想要让后宫为皇帝诞下一个龙子。
她以为她的付出皇帝都看在了眼里,所以在怀了五皇子后,皇帝也选择了为她遮掩。她以为他们是互相理解的。
把嫡子封为太子,继承大统,也有利于皇帝巩固统治啊。
她真的不能理解先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先帝也没有解释,只是对皇后丢下了一句:“朕已经告诉过你了,朕没有在开玩笑,他不适合,你放弃吧。”
说完,先帝就决绝地拂袖而去,再没有回头。
不说其他,只先帝看人的这个眼光还是很准的,淮王的性格确实不适合继承大统,这和他是不是龙没有关系。先帝没有选淮王,是大启百姓之福。
淮王真的被太后宠坏了,他不只是个男女关系混乱的胖子,还是个没什么脑子的死胖子。又蠢又毒,最为致命。
寒江雪对淮王的印象很糟糕,可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负面态度。
淮王已年过而立,比闻云幛小,比闻嘲风大,是个标准的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无能中年人。大白天就喝得酩酊大醉已是常态,一步三晃,目无法纪。
但即便如此,他还在不断地拦着身边的美女,当街做些恶心的事。叫什么淮王呢,干脆叫油王吧,或者庆王,大庆油田。
寒江雪当场就决定跑路,这个挡箭牌,他用不起。
可寒江雪放下帘子的速度还是有些晚了,淮王已经先一步发现了他,虽然喝得脑袋昏沉,但他还记得亲娘对他耳提面命的事,好比对寒家的拉拢。
钱太后努力和寒二拉上了关系,仍觉得不够,就和闻嘲风一样,她希望能够借由寒二,搭上寒家的整条线。
钱太后算得上是比较聪明的宫斗胜利者了,她唯一的败笔,就在于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而她自带老母亲滤镜,觉得自己儿子魅力无边,但全天下除了她以外,都不这么觉得。胖的人有很多都很可爱,但淮王却不在其中。
“三儿~”淮王对寒江雪招了招手,说话都有点大舌头了,但他还在口齿不清地坚持说着什么。语气亲密,但态度却是居高临下的,指使着寒江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