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说地锦卫来了个麻烦的家伙之后,闻嘲风冷笑一声,副指挥使可真是好大的官威啊。比阴阳怪气,他闻嘲风输过谁?
闻嘲风有了一个和寒江雪近似的主意:“既然他这么闲,不如去调查一下受害人。”
等地锦卫来了,他这个受害人……那自然是生病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上。想走?那就是对皇室亲王的大不敬!
然后,闻嘲风就真的病了。他这两天在圣泉里泡的昏天黑地,感觉自己都快要腌渍入味了。
原始的归巢冲动,再一次前所未有的强烈了起来。
第18章 开始钓鱼的第十八天:
作为一个合格的反派,闻嘲风就该改名叫闻坚强。他不仅在吐血的时候,了解了刺杀案的全部进程,顺带手解决了烦人的地锦卫副使,他还关心着他其他宏图霸业的布局。
嗯,虽然看到了话本里自己作为暴君的结局,但闻嘲风依旧没放弃当皇帝的野望,掌握雷电,呼风唤雨。
他唯一有别于话本里的,大概就是他不只要登基、铲除竞争对手,他还要名正言顺的搞死他们。像书里那样“说杀就杀,要什么理由”果然是行不通的啊,闻嘲风对此颇有些遗憾,长期的病痛折磨不仅没有磨砺出他更加耐心的意志,反而变得让他非常不耐烦和跳梁小丑周旋,他觉得那些傻逼就是在浪费他的生命。
但这个社会就是这么回事,虚伪是永恒的主题,我知道我要什么,你知道我要什么,我知道你知道我要什么,可我嘴上还要说,不不不,本王难当大任啊。
就像寒一生本该给肃王打造的那一套人设,他于北疆起义,最初只是想清理君侧,振臂一呼为百姓。结果呢?清着清着就把皇帝也给清了,众将士俯首称臣,把黄袍强行披到了他的身上,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闻嘲风这才明白,政治是需要血腥也需要优雅的,一味的简单粗暴确实爽快,也能助他达成目的,却无法收拢天下之心。
人心可真奇怪啊。
“趁着调查这次刺杀案,正好把四衣市给封了。”闻嘲风下令道。圣人其实一直有意逐步取缔风俗业,话本里,负责办理此事的人是济王闻义济。闻嘲风不准备抢这份骂声累累的“功劳”,只是想提前打个样,把济王实实在在的比下去,“怎么做我后面会慢慢告诉你。”
秦覃心想:他不理解,但他觉得他家殿下对寒虚衔肯定是真爱没错了。不然根本解释不了殿下突然决定插手四衣市的事。
闻嘲风在心里想的却是:他要让世人一提起来,就觉得济王是个凶恶的莽夫,不如无夷王半分!
***
寒江雪觉得他已经是个差生文具多的代表了,没想到他爹比他还要夸张。
在钓鱼这件事上,寒武侯不仅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渔具,还带了不少人手,场面声势浩大的宛如要去打猎,他甚至还带上了……炉子。
对,就是那种铁铸的矩形方炉。这方炉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个能放签子转动的凹盘,盘子底部有一条条的镂空缝隙,下层则是个可以承接炭火的四足底座,还雕刻着精细的云纹。俗称上林下炉,烤火、炙肉两用,居家旅行之必备神器。
寒江雪看见的时候,他爹已经早早“下班”回来,正指挥人把方炉装车,而他老人家手里则拿着一个类似于三叉戟的签子,一次就可以吃三串。
寒江雪忍不住发问:“……我们这是要去野炊吗?”
“对啊,咱们正好把晚饭一起解决了。别总以为只有你舅会烤鱼,”寒武侯跃跃欲试要在儿子面前露一手,“他那点小打小闹还是在边关跟我学的呢,今儿,爹就让你尝尝连你娘都能征服的手艺!”
他,寒起,老手艺人了。
寒江雪并不知道他舅手艺很好,但随着武侯的话一出,他眼前也渐渐浮现出了一些有关舅舅烤鱼的画面。炉子还是这个祖传的方炉,春日踏花,林下烤鱼,有阿奶有阿娘,还有即将赴任远行的兄姊。
寒一生、寒一世这对龙凤胎,既是彼此最亲密的半身,也是此生最大的竞争对手,从小就是你追我赶,谁也不肯服谁。
今天老大能扶墙走,明天老二就敢往前跑,一同发育、一起长大,大哥拿了文试的第一,二姐就要拿个武试的魁首,连逢年过节都要竞争到底是谁给弟弟赢的花灯多。好巧不巧,他们又是同一年一个参军、一个科考。老大金榜题名,老二救了懿驾。但他们又都没有选择待在本该发展的路线上,寒一生自请去了北疆,寒一世则求了一个保家卫国的机会。
他们一同风风火火的出现在寒江雪的生命里,又一同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