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武艺的高低之外,李愚还有一样是这年轻人无法比拟的,甚至连荣云健也难以企及,那就是他是真正经历过杀戮的,在一次次以命相搏的拼杀中悟出了真道,现代人哪有机会学到这样的真本领?
“我没想过自称老大,我只是受人之托,在柳树村办点事而已。”李愚淡淡地回答道。
“街上那些人,不都是你的小弟吗?”年轻人用手指着外面,说道,“他们管你叫李哥,我也都听到了。你才多大岁数,就敢称哥?”
“那依你之见,怎么样才有资格称哥呢?”李愚随口问道。
“跟我出来练练。”年轻人道。
“我赢了如何,你赢了又如何?”李愚继续问道。
“如果你赢了,我认你做老大,水里火里,我皱皱眉头就不算个好汉。如果你输了,那就请你带着你那些小弟滚蛋,别在这里丢人。”年轻人说道。
这期间,李愚一直在琢磨着年轻人的身份。联系到何产林此前的那个电话,李愚第一个念头就是觉得这年轻人可能是何产林派来的,目的是为了找回张晓龙丢掉的场子,给李愚一个教训。但在分析过年轻人的能力之后,李愚开始有些怀疑这个判断。自己的武功高低,即便何产林不了解,荣云健起码是知道的,他们不可能派一个武功不如自己的人来寻衅,否则就不是教训自己,而是送脸下乡了。可如果说年轻人不是何产林派来的,那又会是什么人呢? 或者自己被年轻人的表面给迷惑了,他其实是有更强的功夫,而自己却没有看出来?想到此,李愚不由加了几分小心。他知道,既然对方已经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今天这一架是非打不可了。打赢了,对方会不会依着承诺拜自己为大哥,他并不介意。他想得更多的是,如果这一仗他真的打输了,该如何收场。在武功荒废了这么多年的时代,自己和人比武如果输了,那不是丢了我大明朝的脸吗?李愚在心里揶揄着自己。
箭在弦上,也由不得李愚再磨蹭了。他放下茶杯,站起身来。那年轻人纵身出了茶馆,跳到大街上,身形起落之间,带起一阵微风。李愚微微点头,心中暗赞,这年轻人功夫还真是不错,如果有个名师指点,再好好努力几年,怕是能赶上自己现在的水平了……
“咱们怎么比?”李愚装着惫懒的样子,慢吞吞地走到年轻人面前,笑嘻嘻地问道。
“拳脚上见功夫。”年轻人绷着脸道。
“那你先来吧。”李愚说道。
年轻人不屑地摇摇头,道:“你比我小,我不欺负小孩,你先来。”
“……我敬老,还是你先来吧。”李愚哪肯吃亏,反唇相讥道。
“你先!”
“你先。”
“你先!”
“你……”
“真特喵罗索!”年轻人没有李愚那样的耐心,终于按捺不住了。他踏前一步,飞起一脚便向李愚的面门踹去。李愚伸手架住,年轻人借势飞身而起,另一只脚又踹了过来。李愚闪身躲过,趁着年轻人从半空中落下,立足未稳之时,挥拳直击。年轻人并不慌乱,抬手一格,把李愚的拳头格开,另一只手回击了一拳。两个人你来我往,便战在了一处。李愚并没有使出全部的力气,而且攻少防多,既是想看看年轻人的真功夫,也是防备着对方有什么意外的杀招。他发现,年轻人的拳脚功夫甚是娴熟,反应也颇为敏捷,而且举手抬足虎虎生风,确是自己在这个时代遇上的少有的劲敌,与陈少波这种特警相比,也不惶多让。
那年轻人却是越打越心惊,他原先听说李愚一个人力敌张晓龙整个团伙,以为他是一条孔武有力的壮汉,心里对他有几分敬畏。待到见了李愚的真面目,年轻人觉得有些失望,这分明就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小纨绔,身材不算很高,体魄更不显得壮硕,怎么可能是打退张晓龙全伙的高手?据说此人雇柯庆华等一干闲人时,一掷千金,想必也就是有点钱,没准与张晓龙的一仗都是拿钱雇张晓龙演的双簧。出于这样的判断,年轻人放出了狂言,与李愚订下输赢之后的处置条款。以他的愚见,李愚在他拳下应当走不过10个回合,他需要注意的,只是别把李愚伤得太狠,万一惹上官司就不好办了。据说有钱人都喜欢打官司,自己一个穷小子,打官司可真不是对方这个富二代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