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加紧办吧,我也会帮你的。”董柏林说道。
这件事说到这个程度,也就足够了。接下来,大家便聊了一些其他的闲话,其中多数时候是听董柏林讲他当年在边境与越境犯罪分子作战的故事,让文天、姜春生他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场的菜鸟们听得如醉如痴。李愚是经历过无数刀光剑影的,对于现代的这种低烈度冲突自然不会有太多惊讶的感觉。
酒足菜饱,董柏林告别了众人,到丰南公安局找赵亚东他们谈工作去了。应慧芬向姜春生叮嘱了几句,也回治安队上班去了。送走他们二位,李愚看着姜春生,问道:“姜哥,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李哥,你可别折我的寿,叫我一句小姜就好了。”姜春生向李愚拱手道。
李愚笑笑,道:“那好吧,你比我年龄大,我就称你一句老姜吧。老姜,你是打算继续把姜氏武馆开下去吗?”
“我听李哥的。”姜春生干脆地说道。
“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老姜你如果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想法,我想请你把姜氏武馆迁到渝海去,老姜觉得如何?”李愚郑重其事地问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 国家认证
“好啊,没问题!”出乎李愚的预料,对于他的这个提议,姜春生连一秒钟的犹豫都没有,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你不需要考虑考虑?”李愚诧异地问道。
“考虑什么?”姜春生道,“李哥你是我们归鸿门的门主,门主有令,我自然要服从。”
“呃……没那么严重。”李愚道,“老姜,现在不是古代了,我说要重振归鸿门,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团结起来,互相帮助。门主不门主的,就是个说法而已。我希望你去渝海,是因为我在渝海有一帮兄弟,就像文天这样,我想请你去教授他们一些武功,同时把他们组织起来,以备将来有事的时候能够用得上。你如果有什么难处不方便去渝海,我是不会强求你的。”
李愚这话,真假参半。当初为了柳树村的事情,李愚招收了柯庆华、茅健星等一伙社会青年作为自己的班底,如今这些人都是由文天管着的,帮着药膳坊看看场子之类,并没有太多正事。李愚惦记着自己与何产林之间的恩怨,知道总有一天自己要与何产林的势力发生冲突,因此急于把他们培养起来。要让自己的人马能够与何产林的势力相抗衡,除了要培养这些人的忠诚感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武力值。李愚自己倒是个武术高手,但他实在没有时间手把手地教这些手下练功。他想请姜春生把姜氏武馆搬到渝海去,就是想利用姜氏武馆来训练这些手下,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姜春生已经答应成为归鸿门的成员,忠诚方面是可以相信的。让他来训练自己的队伍,李愚能够放心。
从姜春生自己这边来说,李愚的要约也是让他颇为心动的。丰南是个内地城市,与渝海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能够到渝海去生活,那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姜春生在丰南没有什么靠山,否则也不至于被汤金龙欺负到门上来。这一次虽然蒙李愚出手,打跑了汤金龙,但谁知道日后汤金龙以及他背后的势力会不会重新回来找茬?因为李愚的面子,孙安林估计是要倒霉了,赵亚东未来也可能会给姜春生一些照顾,短期内,姜春生在丰南还不至于会碰上什么麻烦。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万一未来有一天赵亚东调走了,又或者冒出一个什么更有势力的人,要找他姜春生的麻烦,难道他还能一而再地请李愚回来撑腰吗?人挪活,树挪死,与其呆在丰南半死不活地守着这么个摊子,还不如跟着李愚到渝海去。届时只要抱住李愚这条粗腿,李愚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还用得着像现在这样苦哈哈地撑着吗?姜春生当初从父亲和爷爷那里接过这家姜氏武馆,是为了替曾祖父完成守着这个联络站的重任。现在李愚要重建归鸿门,而且还打算让归鸿门成为一个公开的组织,那么这种地下联络点自然也就不必要存在了,他离开丰南去渝海,爷爷也不会说什么吧?
想到爷爷,姜春生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忽略了一件事,他讷讷地向李愚说道:“李哥,要说起难处,我还真有一点难处。我爷爷奶奶岁数都大了,我母亲又是个家庭妇女,不懂什么事情,我如果去了渝海,这边万一有点什么事情,还真什么人可以照应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