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_作者:檀幽筑梦(288)

  徐泽看着他们,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唇角忍不住勾起,“我会的。”

  传世珠宝在最近几次的缅国公盘均有收获,又有独一无二的龙石种满绿翡翠和玻璃种帝王绿首饰作为镇店之宝,品牌价值始终保持在前三位。

  而同属于珠宝行业巨头的灵越珠宝,却因为两年前在缅国公盘赌垮了标王而一蹶不振,现金流无法周转,彻底跌出了前十,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总体来看,传世珠宝发展势头良好,没什么可担心的。

  薛一凡的父母都是考古方面的教授,门路甚广。

  他会先去私立博物馆实习,有了经验之后,再准备市博物馆的事业编考试,争取一毕业就去做文物保护的相关工作。

  “对了,小舟舟你去哪里啊,要不来我家的古玩店实习?”洪海问道。

  “海哥,谢啦。”云舟浅浅一笑,“不过我已经有了打算,就待在S市,离家比较近。”

  他跟珍宝阁的吴掌柜说好了,跟着他做半年的学徒,实习薪资可以不要,就当积累经验。

  吴掌柜当场表示绝对不行,该给的必须要给。

  开玩笑,对方送他的那只鸡血紫檀木笔筒在店里摆了两天就被老客户买走了,直接开价40万!

  占了这么大的便宜,怎么可能不给实习薪资?

  不仅要给,还要按高级学徒的薪资来给。

  他当即向老板说明了情况。

  老板有其他产业,平时全权将店交给他打理,何况这不是什么大事,欣然应允。

  离开学校之后,云舟将东西收拾了一下,第二天便来珍宝阁报到。

  吴掌柜满脸笑意:“小舟,合同我拟好了,你看看。每月基本薪资6000,上五休二……”

  这个待遇对于实习学生来说十分优渥,他做好几年学徒都拿不到薪资。

  当然,这个薪资之于云舟不算什么,就是表明一个态度。

  除了实习薪资,上五休二这一点在古玩界可以说是优待了。

  比如吴掌柜自己,基本上全年无休,一年365天都待在店里。

  虽说时间长,但是没客户的时候居多,平时比较清闲。

  更何况,他还有店里30%的股份,自然格外上心。

  让云舟过来实习,一是有上次的厚礼和情分在,二是他是杜老的学生,自然要好生对待,没准今后又是一位大收藏家。

  毕竟对方的运气真是太好了,光他见识过的捡漏就有四五件。

  但是对于物品鉴定方面,他是没抱什么希望的。

  毕竟年轻嘛,还没毕业的学生,缺乏经验。可以过来实习,但不能让他砸了珍宝阁的招牌。

  云舟对于合同条款没有异议,很快签好了字。

  一上午都没什么人过来。

  现在还是2月中旬,天比较冷,加上刚过年不久,确实没多少生意。

  吴掌柜和杜老爷子喝茶下棋,怡然自得。

  云舟则在打量着博古架上的各种古玩,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又有新的收获,和三年前的感觉完全不同。

  就这样一直到了下午。

  这时,一位中年男人抱着大箱子匆匆忙忙的进了门。

  他的年龄大约40多岁,身材壮硕,穿着一身黑色的棉衣,边缘处露出了一点棉花。皮肤因为常年风吹日晒显得黝黑干裂,眉宇间带着一股急躁。

  吴掌柜见有客户过来,立刻迎了上去,邀请对方一边喝茶一边聊。

  云舟听到之后,便准备去泡茶。

  中年男人粗声道:“没工夫喝劳什子的茶叶,我着急得很,先看看这宝贝值多少钱?”

  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一对青花缠枝莲纹的书灯放在了柜台上。

  云舟和吴掌柜的神情同时愣了一下,书灯这种器型可不常见。

第81章 晋江正版

  书灯顾名思义,即在书斋阅读时所用的灯具。

  古代没有电灯,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因而便产生了盛放照明物的器具,材料和样式繁多。

  从战国时期的青铜灯,到明清最为辉煌的时期,用金、银、铜、铁、陶瓷、玉石、玻璃、珐琅等材料制作的烛台,以及用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的宫灯等等,各式各样,品类繁多。

  至清代,帝王亲自批阅奏章,时常工作到深夜,便需烛台照亮书案。此类烛台便叫做书灯,属文房器具。

  书灯与佛前供奉的供器相比,尺寸较小,由承盘、灯柱及灯座组成,专供清宫书斋照明所用,为雍正、乾隆朝独有的文房雅具。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