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_作者:檀幽筑梦(314)

  这件瓷器由司仪拿着放在了第一桌,几位专家已经看过,没有问题。

  云舟自从来到宴会之后忙着送上贺礼、与其他人交谈,之后又去鉴定各位宾客所带来的藏品,还未来得及欣赏这件瓷器,便将这只祭红釉梅瓶拿在手里查看。

  梅瓶是古代的典型器型,最早出现于唐代,为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能容梅枝而得名。

  因瓶体修长,宋代称为“经瓶”,为盛酒用器;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多作观赏器具使用。

  眼前的这只梅瓶高约23公分,口径为5公分左右,器型挺拔俊秀、线条柔美起伏。

  其通体施色泽浓艳的祭红釉,内部施莹润的白釉,釉色均匀,对比强烈。①

  瓶底以青花书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品相完美,为雍正朝单色釉的代表作。

  无论从器型、釉色还是底款,云舟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但是刚刚还支棱着两只小小龙角吸收《竹石图》中灵气的小银龙却懒洋洋的蜷起了身子,没有从梅瓶中吸走任何灵气。

  这让他十分诧异,难道…这件梅瓶是一件高仿不成?

  再要仔细看的时候,司仪已经将瓶子拿走了。

  杜老爷子看他的视线还停留在拿走的梅瓶上,以为他很喜欢,“看上那个祭红釉的梅瓶了?

  祭红釉确实不好烧,自明宣德便开始失传,一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复烧。这件梅瓶属于单色釉精品,你要是想要,一会儿我帮你出个价。”

  收了徒弟价值千万的贺礼,自然要回报一二。

  杜老爷子预计,两百四十万以内应该能将它拿下。

  云舟摇了摇头,“不是的。师父,我能再看一下…那只梅瓶吗?”

  他相信小银龙的判断,但目前没有证据。

  这只祭红釉梅瓶既然能作为今日的拍品之一,肯定经过了几位专家严格的审查和检测。

  而且他接触瓷器那么久,修复的瓷器也有一百多件接近两百件了,对于色彩极为敏感,即使是高仿也能看出来,就像那件青花书灯一样。

  可是在刚才上手时,他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若是仿品,说明此人的技术必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恐怕要借助放大镜和其他鉴定工具一点点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然而时间紧迫,这件梅瓶展示之后就要统计三件拍品的竞标结果了,他只有很短的时间,可能连二十分钟都没有!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不能找到瑕疵还是个未知数。

  作为慈善拍卖的三件拍品之一,要是假的,那么这几位专家的名声以及罗总的面子,可能都会受损。

  但如果就这样放任赝品流入市场,造成的影响更差。

  只会让那个制作赝品的人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变本加厉的扰乱古玩市场。

  等到事发之后,这只梅瓶被别人看出来,那这次的宴会就成了笑话。

  以后谁还会参加这个代表高端古玩圈子的宴会,谁还会找这些专家鉴定?

  杜老爷子更会面上无光,这可是他的寿宴。

  杜老爷子看着云舟略带焦急的表情,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用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贴着耳边问:“那件瓷器,你看出问题来了?”

  云舟同样小声,“还没有,只是觉得有点不对,想再看看。”

  杜老爷子是相信自己徒弟的,但眼前确实非常棘手,马上就要开始第三件拍品的竞价了,时间上也来不及。

  他立刻将司仪叫过来,嘱咐她等会儿再收,另外让对方赶紧将那个梅瓶拿过来,他们再仔细看看。

  邱老几人都察觉到了不对,“怎么了,发生什么问题了?”

  杜老爷子也不好下定论,正斟酌怎么说,只听云舟开口道:“实在不好意思,刚才的梅瓶我觉得有点不对,便想着再多看几眼。

  倘若最终没有问题,我会向罗总和诸位道歉。”

  罗总顿时冷笑了一声,眼中的嘲讽显而易见。

  他承认,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实力,但这个梅瓶是他在拍卖公司的朋友帮他找的,又经过了几位专家的鉴定,怎么可能是假的!

  呵,有了一点成就便真当自己眼力无敌了?

  过度自傲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等着对方的道歉,至少要自罚三杯才能让他消气。

  邱老等人也在心里摇头,慈善拍卖的拍品是他们仔仔细细检查过的,精挑细选、慎之又慎。

  他们几人中一个人打了眼也就罢了,总不能四个人都打了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