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什么‘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珍宝阁这TMD是天天开张啊!
他们才是真的开不了张,只能骗骗刚入行的新手和不懂古玩的老外,都快倒闭了。
不知不觉间,云舟被人们冠以‘鉴定专家’的名号,再无人敢小瞧这个年仅22岁的青年。
尤其他现在鉴定能力强、还不收费,从不摆专家的架子,众人自然喜欢找他鉴定。
与此同时,他瓷器修复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各个收藏家那里见到了不少从未见过的器型和种类。
而且每件瓷器需要修补的部分各不相同,难度大小不一,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修复手段,效率也提高了近一倍。
云舟每接触一件新的瓷器都会将材料配置和修复的难点记下,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便轻松了很多,不必再费尽心思研究。
加上冯大师对他的指导,关于瓷器修复的笔记已经记了厚厚的五本,按照年代、釉色、纹饰等划分得十分细致,连冯大师看了都惊叹不已。
他忍不住想到,若是他之前留下了手稿,是不是这项技艺便不会失传?
可是华国的传统手艺向来都是口口相传,从来不会有如此全面的记载。
一是独家秘方不便外传,二是讲究徒弟的悟性,不能每次都是师父把饭喂到嘴里。
不过,云舟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这是他自己花心思总结记录的成果,也是每次修复后的一次复盘。
把修复过程中不清晰的、连续试验过多次的部分完整的记录下来,反复查看,弥补薄弱的地方。
那么下次便不用费劲心思调配十余次釉料,基本一两次便会成功,大大提高了效率。
当然,他这么详细的记录也有其他打算,目前只是个不成熟的想法。
等他完全掌握了这门技艺并有了较大的名气之后,有些想法便可以慢慢实施了。
马上到了年底,天气冰寒,昨日还下了雪。
门外仍旧飘着雪花,白茫茫的一片,有的地方结了冰,走路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现在古玩店已经没什么人过来了,年底都比较忙碌,还要准备年货。
吴掌柜在盘算今年的利润。
其实每个月都有会计核算账目,然而看到最后统计的数字时他仍然感到心惊,忍不住又算了好几遍。
去除各种费用之后,今年、或者应该说阳历的去年,净利润居然有1300多万!
天哪。
这还没算今年1月份的。
1月份的数据还没出来,但他看过合同上的金额,净利润至少有七八十万吧,毕竟是淡季,很正常。
也就是说云舟过来的这一年,门店的净利润超过了1400万,比门店前五年加起来还多!
这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8月底的时候,利润达到了惊人的600万,那时候他觉得年底能过千万做梦都能笑醒,毕竟只剩下四个月了,还有淡季。
没想到现在居然达到了1400万,尤其是11、12月份,业绩简直是蹭蹭地往上涨,每个月都有两三百万的净利润入账,每个月的流水超过千万。
珍宝阁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如此辉煌过。
而且门店现在打出了名气,以后的生意肯定要比之前好做多了。
吴掌柜跟老板汇报的时候,声音都在发颤。
他有30%的股份在,虽然这部分有一半要补偿给云舟,却也比他之前几十万的年薪强太多。
今年有200万的年薪,足足翻了三倍!
这一切都是云舟带来的。
青年简直是他的福星,他的财神!
不,不仅是他的,也是整个珍宝阁的财神爷。
云舟自然也不会受到亏待。
这一年来收获巨大,珍宝阁50%的利润有差不多700万,加上那对青花书灯和他修复瓷器所得,账户上合计多了1100万。
这一年,不仅收获了无数经验,金钱更是所获甚多,别人所向往的名和利都有了。
云舟自己也很满意。
不过他现在并不缺钱,也知道钱是赚不完的。
当时约定的时间就是到年底,现在时间马上到了,他准备向吴掌柜辞行。
吴掌柜自然不愿意放人,老板也特意强调一定要将他留住。
于是他沏了一杯茶,殷切道:“小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要股份也行,单独招助理也可,甚至吴掌柜想着自己可以退居二线、让云舟当一把手,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