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_作者:檀幽筑梦(329)

  其中大部分的成交金额都是云舟带来的。

  程婷明白,自己一定要维护好这个大客户。

  即使今后晋升为高级经理、不必再做这种服务类的工作,她也要事无巨细的服务好,尽量让对方满意。

  这是她手中最珍贵的资源。

  上午十点,邱老和叶馆长来到了云舟发送的地址。

  一看环境和地段,便知道这里寸土寸金,不是寻常人能租得起的。

  然而,这都比不上他们二人进入工作室的震撼。

  足有篮球场大小的工作室中,空间几乎全被占据,被塞得满满当当。

  有高低工作台、无尘室、储藏柜、不锈钢水槽、排污设备、加热烘干等各种齐全的设备,各式各样的修复材料、不同用途的修复工具,种类之齐全简直令两人咋舌。

  很多连博物馆中都没有!

  不仅是市级博物馆,省级博物馆都没有这么齐全。

  走近了看,更是吃惊。

  一箱箱的碎瓷片堆满了各个角落,塑料箱子上还标注了序号、年代、器型、纹饰等等,打开一看,居然全都清洗干净,并且做了细致的分类。

  叶馆长根据箱子的数量和容量估算了一下,得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至少有一万多片!

  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同时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法掩饰的震惊。

第92章

  不需要言语说明,一切都有了答案。

  对方是如何成为瓷器修复大师的原因不言而喻。

  单看这个工作室,便知道青年在瓷器修复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

  那些齐全的设备和材料,一整套一整套的工具,加上这无人打扰的环境,不知耗费了多少资金。

  而那一箱一箱的碎瓷片,经过收集、清洗、整理、细致的分类和标注,更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实在骇人!

  还有摆在工作台上、只进行了粘接的两件瓷器,他们仔细一看,居然全是用碎瓷片拼成的。

  说明这些碎瓷片不仅是熟悉、辨认古瓷这么简单,还能修复成完整器!

  饶是两位见过大风大浪的馆长都觉得心惊不已,内心的震撼久久不散。

  没有人能为磨炼一种修复技艺做到这种程度。

  两人为文物修复努力了大半辈子,自认为各种方法都用过了,此时却突然感觉自己所做的不如对方的十分之一。

  目前华国文物修复师的紧缺,是传承、环境、待遇等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既然现状很难改变,为什么不先给已经从事这个行业的员工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呢?

  哪怕是将修复室内的材料和工具补足一下也好啊。

  他们却从未想过这一点。

  在此之前,两人一直忙着呼吁提高文物修复师的待遇、呼吁国家培养人才、放低条件和编制以求招聘更多人手。

  如今看来,很多想法都太过理想化。

  改革要一点点的施行,非一日之功。

  文物修复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很高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极致的耐心、责任心,同时修复过程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否则会对珍贵的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这不是单单降低门槛便能解决的问题。

  他们想的太大了。

  空有一番豪云壮志,却连自己博物馆中仅有的三位修复师的工作环境都没有改善。

  何其可笑。

  今日,云舟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

  这样的工作室才是修复师最需要、最能锻炼能力的环境,纵然是一块朽木,在这样充足的准备和练习中也能成材。

  更何况,青年并非朽木,而是天才!

  只有天才能想出这样高效的办法,将练习修复技艺和提高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邱老想到宴会上与他坐在同一鉴定席上的云舟,看向他的眼神都变了。

  怪不得能有这么强的鉴定能力,怪不得能察觉到在场所有专家都看不出的高仿梅瓶的疑点,这是一举三得!

  云舟带着两人在工作室参观了一会儿,见二人的表情都有些恍惚,便体贴地问道,“邱爷爷、叶馆长,是不是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哦,不用、不用。”邱老回神后马上摆手,“小舟你去忙自己的事情就好,我们在这里随便看看。”

  他和叶栾要仔细学习学习。

  “好。”云舟看了眼腕表,现在才10:40,一般午饭在12点,目前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找他进行瓷器修复的客户已经排到了六月份,后面的他暂时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