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武定侯有一个很厉害的外甥。
武定侯本人没什么出名事迹,说起武定侯的妹妹,也没多少人有印象。但如果提起武定侯之妹的另一个身份——宸亲王之母,那就不一样了。
老宸王刚刚封王的时候,聘顾氏为嫡妃,但顾氏的福气显然不够深厚,她嫁给老宸王时,老宸王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等昭宗继位,大肆封赏异母弟老宸王时,顾氏已经缠绵病榻,没多久就去了,只留下年仅七岁的嫡长子容榷。后来继妃刘氏入门,再后来就是长安人民耳熟能详的世子争夺之战,武定侯府自然全力支持亲外甥容榷。等尘埃落定,世子容榷成为最终赢家,容榷的舅家,武定侯顾氏也随之兴旺起来。
宸王作为启吾卫统领,想要讨好他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宸王和宸王妃非常谨慎,不该收的礼一概退回。这些人又从宸王的儿子女儿中下手,结果容颢宗、容颢南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而小郡主身边随从众多,他们见小郡主一面都难,谈何送礼拉关系。最后,想要示好宸王的人,只能迂回作战,从讨好宸王的舅家开始。
有了宸王府这一层关系,武定侯一个平平无奇的寿辰,也能办得热热闹闹,车水马龙。
按贵族圈的潜规则,身份越高的人来得越晚。但是今日,黎阳为表亲近,带着儿女早早地来到武定侯府。
今日同行的只有容颢南和容颢真,容颢宗已经在鸿胪寺供职,不好动不动就请假,所以得中午时分才能到场。宸王就更不必说了,能不能抽出空亲临都是未知的。
至于其他几房,二夫人、五夫人要在老王妃跟前侍疾,再说她们作为继室的媳妇,也不好出席原配顾王妃娘家的宴会,干脆不来。三夫人、四夫人作为庶媳,更不敢在这个关头讨嫌,她们托黎阳带来了寿礼,本人就不再出场了。
其他几位娘子,也被各自的母亲拘在府中。
所以今日到场的,只有大房的子女。
黎阳自然巴不得如此。
容思勰扶着下人的手款款下车,从她刚刚站定开始,就不断有人来给她问安。容思勰面带笑容,一一颔首示意。黎阳最后一个下车,等黎阳收拾妥当后,容思勰和两位兄长站在黎阳身后,随母亲一起去正院给舅公请安。
武定侯年过六旬,但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他看着容思勰几人给他祝寿行礼,颇为欣慰地摸了摸胡子。当年他送妹妹出嫁时,哪里能料到今日的盛况呢?
想起早逝的妹妹,武定侯生出些许伤感来,可怜阿妹没有这等福气,享受子孙绕膝的乐趣,反倒是那个继房,安安稳稳地活到现在。
大好的日子,武定侯不愿意想这些伤心事,他乐呵呵地给容思勰几人分了红包。看到他们礼数周全地退下,武定侯幽幽地想,容榷娶了高门妻子,如今儿女双全,权势滔天,若是妹妹泉下有知,也能放心离开了罢!
从正院出来后,容颢南、容颢真几人就此与黎阳等人分道,他们作为宸王府的代表,要去前院招待男客的地方,而黎阳则要带着容思勰几个姐妹去女客宴客厅。
容思勰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宴客堂,心中明白,今天的硬仗,这才刚刚开始。
.
“宸王妃、郡主及王府小姐到。”
听到门外的通报,喧闹的宴客厅寂静了片刻。
可是马上屋内的气氛就如爆炸了一般,加倍热烈起来。
容思勰进屋时,看到的就是热切地盯着她们的各家夫人,容思勰心里哆嗦了一下。
发生了什么?
直到容思勰亲眼看到各家夫人带着女儿来给黎阳问安,拐弯抹角地打听容颢宗的事情,容思勰才明白,原来是冲着长兄来的呀……
容思勰对长兄的人气表示叹服。
容思勰和容思青都跟在黎阳身后,但衣饰和年龄都彰显着她们俩身份的不同,夫人们眼力劲都不差,立马就分辨出哪位是嫡出郡主,哪位是庶女。
于是容思勰也被频频拉出来,长辈们拍着她的手,从容貌夸到性情再夸到学识,容思勰自己都怀疑,夫人们口中的人,真的是她吗?
相比之下容思青就被冷遇了许多,夫人们自恃身份,虽然要巴结宸王府,但也没必要上赶着追捧一个庶女。正经的郡主就在跟前,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吹捧一个庶出的?
容思青上一世就经历了这些,没想到此世还是如此。她低头掩饰唇边的冷笑,心中想道,这些鼠目寸光的愚妇,等过几天知道自己已经攀上皇后这棵大树后,就慢慢后悔今日对她的冷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