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书生郎_作者:岛里天下(128)

宴席散后,同知大人送着醉了的知府回去,季通判拉着方俞的手道:“方贤侄,老夫且还有些日子回云城,届时到了城里再下帖子到府上来同老夫吃茶。”

“小生时有同季兄相聚,通判大人盛情,小生定然前来。”

“如此甚好,甚好!小心着些回去。”

瞧着今日的几位大人都陆续去了以后,夜色已经沉沉,方俞和盛甲结伴同行。

府城的秋意浓稠,几场雨下来夜里吹着风冷蹭蹭的,想着回去也就几步路,两人吃了酒正好走回去醒一醒酒,便负手一道行在湿淋淋的青石板街上。

“听方才知府大人说此次雍江县只录取了六十八名举子,前来赶考之人足有近三千人,录取比三年前足足少了二十名。”

“三年一个政策,不论怎么说,今下算是苦尽甘来了。”方俞道:“这头宴毕,也未有什么事,我明日便准备动身回云城了,盛兄可还要留下多待几日?”

“不了,虽家中未有人挂念,但是乡亲父老还在等我的消息,我也早些回去。”

方俞点点头:“如此我们还能结伴同行到洄宁县。”

回到宅子时已经不早了,方俞洗漱一番去了一身寒意后才回卧房,乔鹤枝听见动静后打开帘子:“丝雨可有把醒酒汤给你?”

“已经喝了。”方俞钻到床上:“知府大人酒量不佳,我也未喝几杯。”

乔鹤枝见着人气色正好,比自己预想中要回的早些。

“可把宅子中的东西都收备齐了?我们明日就可动身。”

“齐备了,原也没有多少东西。”

前阵子等成绩的时候就置买好了特产礼品一类的,早已经装置好,倒是比来时还简单。

方俞抱着人:“那便早些睡了,明日还得早起。”

翌日天方才亮,车马便从巷子里行了出去,乔鹤枝还有些发困,秋日里天气不好人总是懒绵绵的,再者他身子本就不好,受不得冷,今下有方俞在身边凡事不必自己一个人撑着,他便靠在他的身上打着盹儿。

方俞让车马慢些赶,左右回去是不着急的,搂着乔鹤枝让人在他膝前在睡会儿,也睡的舒坦些。

“主君,前头有马车来拦了咱们的路。”

“可有问是什么人?”

“方兄,你们先走一步,我后头让车马快些追你们。”话音刚落,盛甲的声音便出现在了马车外头:“祁家小公子来了。”

乔鹤枝闻言精神了些,从方俞膝前起来,睁着眸子看着方俞。

“好吧,我们在前头的驿站等盛兄。”

“多谢方兄。”

听见盛甲走远的声音,两人立马把车帘子掀到了最高,一同挤到了窗口前。

只见远处的马车边上站着个脸有点圆圆的小哥儿,捧着个镶边精雕花纹的锦盒递给盛甲,也不知盛甲同人说了什么,那小哥儿眼睛变得红红的……

“盛甲兄可真是不解风情,人家大老远前来相送他还能把人给弄哭,怪不得这么大年纪了还未成家。”

乔鹤枝偏头看了方俞一眼:“你难道不比盛亚元还大吗。”以前还不是一样不解风情。

方俞笑了一声,蒙着乔鹤枝的眼睛将人拉回了马车里,放下了帘子:“好了,好了,就让盛兄自己去处理,你再睡会儿。”

他将厚大氅盖在乔鹤枝身上:“待会儿再起来我们一道下会儿棋,要不了多久就能到家了。”

到驿站时,方俞和乔鹤枝等了半个多时辰盛甲才赶了上来,瞧着他还是把方才见到的锦盒带了来,两人相视一笑都没说话,也未曾多做过问,一行人才得一道走了一截,次日午时些到的洄宁县,盛甲便同两人辞了别。

“这趟赶考所获功名值得高兴,能结识方兄一场更是可叹。方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一路定要多加保重啊!”

“次年会试再聚,盛兄一路平安。”

两人才城门口道别,一人往西一人朝南,颇似在府城考场时一般,方兄相信有缘之人定然殊途同归。

到了洄宁县回去便快了,虽说回程路上花费的时间比来时的要多,但有人同行便也不觉赶路之苦。两人且还在路上,方俞中了解元之事便已经在书院和两处宅子中不胫而走。

方家老太太听到小人一脸喜色前来禀报之时,正在吃带回来的两个贴心孩子喂的甜果子。

短短半月余的时间,陈氏在两个孩子的讨哄之下,人越加发福起来,素日里有人端茶倒水陪着,连院子也懒得去逛,就同长在了软塌子上一般。

家中方俞安排的奴仆婢子想要劝上一劝,反倒是被新来受宠的两个孩子刁着说不动规矩受了陈氏一顿毒打,此后便是再没人敢开口,家里主君和正夫都不在,两个孩子讨了陈氏的好倒是在下人面前都称起了大王来,逼着奴婢喊小娘小夫,俨然充起了主子的款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