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是官员给出解决办法,如何赈灾云云……
总之朝会就是那么些破事儿,争论了半天也没得到个确切方案,皇帝没有定夺,估计朝后会召人问话再想解决办法,亦或者明日朝会继续。
方俞这等小官儿反正也没有什么参与感,就听着这个大佬发完话,那个大佬发话,他们便是天威浩荡的陪衬。
一个朝会开了半个多时辰,散朝以后,御膳房也做好了官员的朝食,已送到各个部门,官员回到部门有一炷香的时间可做歇息用早食。
翰林院离太和殿不远,一早上什么都没干,却又像干了好多事情,回到部门方俞喝了一大碗粥吃了几个包子,宫里的伙食一般,毕竟那么多官员,自然不可能像宫里的妃嫔一样吃的多好。
翰林学士给方俞分配了个位置,在书海堆的最里头,一个边角落的位置,原也不是学士刁难他,其余进士来续职都比他早,好的位置都已经安排了,所谓先到先得,也没什么毛病。
“今日你且熟悉熟悉,待过两日熟悉了再同你派些事做,这些日子就同你前头的孔修撰多学习吧。”
方俞看了看前头的孔修撰,此时正在慢条斯理的喝豆浆,原本这个位置是状元的,但是因今下做了驸马爷,自然就不在此处任职了,修撰由翰林院的人顶了上去。
不知是哪一年的进士,比方俞要大上三两岁。
“孔修撰,还请多多指教。”
修撰摆了摆手,同翰林学士道:“大人便去忙吧,若是小方大人有何不懂的地方下官且在告知。”
翰林学士也忙碌,便道:“方俞你进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位置吧。”
方俞应声,前去自己的工位上简单的整理,素日里这头都有宫人打扫,四下都是干净的,倒是没多少收拾之处。
他的位置背靠藏书阁子,左边靠墙临窗,前头便是方才的修撰,右边也是个大人的位置,但此时位置还空着,且未见到人。
“孔大人,不知这个位置上的是哪一位大人?”
方俞话音刚落,那姓孔的编撰便撇头同自己身旁的一个后生进士谈论起早食来,一改方才学士大人在时对他的热络,似是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
“今朝的早食不错,蒸的饺子是虾馅儿的,本官最是好吃河海鲜食了。”
“孔大人喜爱吃河海鲜食?可不巧了,小官也喜这极鲜之味,春风楼的蟹酿橙大人可去尝过,味道极好。”
“院里事忙,还不曾得空去。”
进士十分上道:“编撰大人为院里的事情劳心劳力,实乃是吾等小官的榜样,不过大人也当适当享乐才好,切莫累坏了身子,如此才可为皇上尽更多力。不妨过两日休沐小官做东春风楼,大人给个赏脸的机会。”
“也好,左右休沐当日也无甚大事,且再同你说点院里的差事儿。”
两人相谈甚欢,方俞眉心微动,这孔编撰还真有意思。
“诶,小方大人,你方才可是叫本官了?有什么事情吗?”
两人说完,孔编撰又面露诧异的看着站在后头的方俞,似是惊讶他为何要窃人交谈一般,却又还是端着前辈的温和语气说话。
方俞脸上挂着笑,道:“无甚事情,编撰大人只管忙碌。”
孔编撰闻言顿了顿,目光微微闪烁,上下打量了方俞一眼,面色已然不似问话之时还怀着一点期待的模样,不咸不淡道:“本官倒是也想带你逛逛翰林,但学士大人交待了翻修译文,实在有点忙不开,你若想走走便寻了院里新进的进士同你说道一二吧,大家都是同僚,不碍事。”
方俞笑看着编撰,却似个木头一般拱手道:“多谢大人费心。”
“噢……小方大人有不懂的地方可别憋着不问,届时学士大人考问不知可就不好了。”
言罢,那孔编撰又扭头与方俞同一批进翰林院的进士谈论城里的吃食酒水云云,再没搭理过方俞。
第121章
方俞瞧了一上午的翰林工作规范,吃了午食之后又翻看了朝廷近两年来的大事。
因着翰林院的工作内容有一项便是记录朝廷得失和一年中发生的大小事件,为此先前方俞就算不了解朝廷中的事情,看了这些记载也能梳理个大概,浅淡了解朝中局势。
一日倒是混的也快,尤其是吃了午饭以后,下午两点才开始做事,四点就能走。下午如果不加班,完全做不了什么,方俞看典籍的功夫打量了一眼翰林里的其余同僚,大抵上是新进的员工在忙事儿,老油条砸着茶水在摸鱼。
待到快下班的时候,方俞身侧那个位置的大人才施施然的回来。一个三十左右蓄着胡须的男子,瞧着是位十分端稳的大人,进院儿里时有同僚与之招呼,喊的是侍读学士,乾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