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书生郎_作者:岛里天下(336)

也不知是对人强取豪夺了还是你情我愿,总之两人是滚到了一起。

但是太子身份何其尊贵,便是通房丫头也轮不得一个下九流的女子,皇后想暗中把女子给除了,没成想太子却把那戏子护的紧,听闻是那女子长的和太子年少时心仪的姑娘十分相像,可惜那女子母家卑微,不足以做太子妃,将来也给不了太子助力,皇后自然没让有情人在一起。

火速让太子娶了门当户对的太师独女做太子妃,又赐婚于那女子给戍守边关的将军做了夫人,不幸于将士战死沙场,这女子也殉了情。这是太子心中的一桩痛事,如今遇上了少时白月光,自是头晕眼花了起来。

其实把这事儿仔细掩藏着也就罢了,王公贵族谁还没有点花花事迹,没成想那戏子早已经成婚,不单是有丈夫,还有一双儿女,一口咬定是太子强迫于她,事情被热心以及有心人士捅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听闻此事,当即气吐了血。

方俞微一琢磨,便知这件事与二爷四爷脱不了干系,单凭一个戏子,便是丈夫带着儿女状告如何都不可能会告道皇帝跟前来,皇家丑闻,京都官府接下也会示意上头把事情掩盖下去。

如今皇帝能晓得这件事,定然是后头有人推波助澜,甚至于一切本就是个圈套。

方俞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的观窍,皇帝如何会想不明白,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气。

庸懦的儿子人设崩塌,把控不住自己,与下九流戏子还是有妇之夫夹缠不清,便是受人圈套陷害,但也有为身不正在其中。再者,子嗣之间暗斗已逐步变成明争,皇嗣不安稳,他心中难受啊。

再有一则,于天下大局来看,太子着实是没有什么手段,那么轻易的中了圈套。这些年若是没有詹事府的那些老臣和皇后母家势力扶着太子,他如何能稳当走到今日。皇帝心中清明,但也苦痛。

事情已经闹到了他这里来,如今又旧疾复发连早朝都上不得,朝中人能瞒一日,也会有人揭开布纱。

想到此处,皇帝的头是越发的疼痛难忍,险些又晕过去:“叫太医来,叫太医来!”

第150章

方俞从福宁殿出去的时候已经不早了,他回了工部一趟等了盛甲一同回去,未等他解说今日皇帝未能早朝一事,就连户部都已经知道了其中缘由。

他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二位爷的速度可真够快的。”

盛甲未曾想方才入京不久便是朝中最是风雨飘渺的时候,两人皆是心事重重。

接下来的几日皇帝皆未曾出面朝会,原该是朝臣轻松之时,却也知是暴风雨前来前的宁静,诸党派也在蠢蠢欲动各自使力。

“纵使是尊长幼齿序,嫡庶尊卑,可自来也有立贤不力长的先例,今太子不顾礼义廉耻行此等事,他日若等大宝如何服众,如何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陛下,三思!且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子尚且年幼,受那女子勾引蛊惑,遭人构陷,陛下明察。”

方俞日日前来福宁殿伺候,已经见了一波又一波的阁老重臣前来议太子一事,后宫又是这个娘娘那个娘娘前来求情说道,皇子皇孙前来添油拱火,别说是病着的皇帝,就是方俞都听的头脑发胀。

臣子后妃忧心太子废立,也是担心朝廷,担心天下事。可诸人只顾着这件当头上的大事,却是少有顾忌皇帝也因为此事焦心而痛卧于病榻之间,臣妃总是以关切看望皇帝病体为切口,实则都是奔着太子而来,三言两语的病症安慰未到心坎儿上,反倒是争论起太子一事来给皇帝添堵。

皆说是帝王无情,可惜帝王的心也是肉长的,病弱也是需要人真心实意嘘寒问暖。

送走了阁老,皇帝的头痛的更为厉害了些,吃了药也吐了出来,御医跪了一地,诚惶诚恐。

崇明帝面色苍白,这些日子未得一日好眠,头风痼疾扯着头颅阵阵发痛,身子骨也是瘫软无力。他垂手坐于床边,看着恭敬立在一旁的方俞,这些日子一直前来煮药伺候,未曾置喙一句太子的事,素知他心中是有自己主意:“方俞,你觉着太子当废还是当留?”

“微臣与陛下一心,陛下的心意便是微臣的心意。”

崇明帝微微摇了摇头,老眼变得浑浊:“朕且问你,进京作何未与任何权势亲近,而偏选一人而行?”

方俞明白皇帝的意思,问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党派,像他一个地方上来考生,没有根基没有依靠,许多人都会迅速的选择一处庇护所。

其实方俞早已经买股了,但是在领导面前还是要吹一下牛皮:“微臣只想报效陛下的知遇之恩,尽心于实业,有人会以党派之争作为出路,但是太过冒险,微臣性子怯弱,认为做好实事,不论龙椅上做的是谁,总归能给做实事之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