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福珠虽然知道温夫人早就拿谢颜当准儿媳看了,还是有些疑惑,“可您之前不是还说,怕小谢先生心里要强,不好直接给他做衣裳,只送了一件自己的狐毛斗篷吗?”
怎么突然不但要做,还要一口气做这么多了?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温夫人嘴角上扬,显然心情非常不错,“现在的情况岂是当时能比的?”
“对了,睿儿和语靖的事是不是已经让专人去准备各项用度了?”温夫人又问。
“管家和喜莲姐姐已经开始看着采买了。”温家这样在汉口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娶儿媳当然要办的风风光光,婚宴用的各种东西要是等好事将近再买,怕是会出不少茬子。
“你顺便再告诉喜莲,这里买的东西都买双份的。”温夫人拍板。
“知道了!”福珠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夫人这意思是说二少爷与小谢先生也要好事将近了!
“还是夫人想的周到!我看安小姐和小谢先生一个比一个好,不但有本事还和家里合得来,等大少和二少都成了家,夫人可就是全汉口最有福气的娘了!”
“数你机灵。”温夫人被福珠点破心思,笑着指了下她的鼻子,“行了别贫嘴了,既然明白以后可要更机灵点,八字还没一撇,别一不小心你家‘少奶奶’一眨眼没了。”
“知道了,我帮大少二少看着点。”福珠跟着开玩笑,“好在大少二少也都一表人才,不然谁家婆婆得了这么两个儿媳妇不既高兴又担心呢?”
“你这话敢和你大少二少说吗?”温夫人斜看一眼福珠。
“呃……”福珠一顿,下一秒朝楼下跑去,“夫人我去找喜莲姐姐传话了!”
温夫人看着福珠僵硬离去的背影,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福珠有一点没说错,睿儿和珩儿的事定下后,她终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大块石头。
记得十几年前陶姨娘闹得最狠的时候,她虽然没把对方放在眼里,但心里总归不舒服,有的没的想了一堆,当时再怎么也想不到,她闫霜夏还能等到这一天。
人这日子呐,果然是只要咬着牙走下来,就能越走越好,你没熬到后面看看,怎么知道未来不是和当初一样糟心?
不过想起陶姨娘,温夫人难免又想到了温言悔,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些。
听老爷这几天话里的意思,为了新航道的事,似乎有让言丫头和洪家联姻的打算。
洪家的少爷和珩儿差不多年纪,也是留洋归来,据说模样生得不错,只看家世条件,配他们温家的女儿倒是看得过去。
但温夫人想起之前与洪家的洪太太聊天时,无意中听她提起自家侄子,抱怨对方留洋归来后总是喊着什么自由民主与一群乱七八糟的人集会,家里人说什么都不听,心里突然有些不舒服。
温夫人看着窗外,皱眉想了一会儿,言丫头的这个婚事,她还是帮忙推一推吧……
第92章 告白
方庆明统领湖广, 今年又是五十整寿,他的寿宴,自然与众不同。
早上天还没全亮, 整个汉口已经沉浸在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里。方巡阅之前发了话,生辰当天给所有来祝寿的人发一小盒寿糕, 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与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一人领一吊寿钱。
对于生活过得去的人来说,这只是沾沾喜气,但对那些家境贫寒的人来说,这却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
专门雇来的厨子们做了一晚上糕点, 早早起来在巡阅府外搭起棚子发放, 全城有空的人都来凑热闹了,因为糕点并不贵重, 旁边又有士兵维持秩序,所以大家都遵守秩序只领了一盒,偶尔有几个吃不饱肚子的流浪儿悄悄重新排队想再领一盒, 被厨子认出来,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至于发给老人和小孩的一吊钱,要等晚上开戏后才散。
据说方巡阅这次寿宴不但请来了京城第一名旦白落秋的德春班,还专门在巡阅府东楼下的府外搭了一个临时戏台, 挂上几十盏汽油灯保证照明,到时候德春班在府外唱戏,巡阅和客人在东楼观赏,而普通百姓们也可在府外看戏。
白落秋何许人也?那可是如今世上最有名最厉害的京剧名角儿!
按照现世的说法,就是年纪轻轻德艺双馨颜值与实力并存不但有流量还实绩top的超级大明星啊!
汉口百姓之前已经从各种流言蜚语中知道了白落秋在汉口的消息,虽然白老板的票价十分不便宜, 但能拿的出来几张戏票钱的, 都做好了抢票听戏的准备, 甚至还有一些痴迷白落秋的票友得知消息,不远千里从上海乃至四川坐船沿江来到汉口,只为亲眼看一次白落秋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