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沉默半晌,皇帝哭笑不得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好。”
得到许诺,苏沐渐渐的合上眼,含着蜜饯沉沉睡过去了。
药才喝了半碗。
池染之无奈,只得将他又叫醒,打仗一样继续喂药。
皇帝看了一会儿,笑着摇了摇头出去下令封口。
等喂完了药也到了大军该出发的时候了,池染之和苏沐乘坐马车随军前往北疆大营。
*
北疆大营原本建在边境,但随着匈蛮连下十城,一撤再撤,如今驻扎在乾朝北疆的最后一处险关和要塞,再往后退无可退。
与之相反,匈蛮布防图在手,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十城,士气高涨,匈蛮各路大军共计七十万在此处集结。
左贤王率精锐围困并射中皇帝要害的信报已经送到,但边城毕竟有二十万大军,左贤王杀了皇帝后,还要配合太守杀了二十万大军,从边城出来还要一些时间,于是,集结在此处的匈蛮大军甚至等不及拿到皇帝的尸体,便将一个假的皇帝人头插在旗杆上叫阵。
“你们大乾皇帝已被伏兵斩杀,人头在此!还不快快投降,打开城门!”
二王子和大王子跟随在匈蛮大汗身侧,看着眼前这座北疆大营。这是乾军最后驻守的关隘,前面再无险关,只要过了这里,匈蛮铁骑就可以一路直抵京城,甚至也许可以趁势覆灭整个中原王朝。
匈蛮大军热血沸腾。
关隘城楼上,萧朔和萧家三弟率军驻守,远远的看到那个和皇帝容貌十分相似的头颅,两人不由死死盯了一会儿,眼眶泛红。
乾朝大军纷纷看着那个人头,满目茫然,军心动摇。
萧朔痛苦的握紧拳头,忽然大喝一声:“杀尽匈蛮人!为陛下报仇!”
萧家三弟跟着大喝:“杀尽匈蛮人!为陛下报仇!”
萧朔转身下了城楼,率领守军六十万出城交战,拼出一死,为皇帝报仇。
士气高涨。
匈蛮没想到起了反效果,不过没关系,他们人数有优势,两军顿时冲杀在一起。
乾朝大军有险关作为后路,同仇敌忾,所向披靡。
又有常年大败匈蛮的能力,匈蛮大军一开始取胜不过是占了布防图的先机,打了乾朝个措手不及,但此刻,是真正实力的较量。
于是,即便多出十万大军,匈蛮各部并不是铁桶一块,逐渐落了下风,而乾朝大军则越战越勇,越战越顺。
就在匈蛮大军人心动摇,准备先撤的时候,皇帝带领着二十万亲征军,以及其他早已暗中调集一直等着这天的四十万大军,共计六十万,浩浩荡荡的出现在后方,将匈蛮大军彻底包了饺子
见皇帝没死,匈蛮大军不可思议,乾朝大军则欢呼一声,士气更加高涨。
二王子这才意识到——上当了。
布防图是假的!
萧朔和皇帝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当初拷问楚清暄后,萧朔在楚清暄知道的未来里了解到二王子的盗图行动,而且他本来就一直在监视二王子和温家,决定将计就计,隐去了楚清暄的事,将自己的计划告知了皇帝,和皇帝联手设下一个圈套,演了一出大戏。
兵部尚书手中所谓的真的布防图也是假的,那个布防上是虚兵。
因此拿到了所谓的兵部尚书版真布防图的二王子才能带领匈蛮大军一路攻陷的那么顺利。
萧朔另外设计了一张布防图,将大军分散安置在各个城池关隘附近隐蔽之处,此图只有他和皇帝两人知晓,连镇北王都不知道。
之所以在兵部尚书府弄真假两份布防图,就是为了对付、迷惑楚清暄的。
楚清暄如果打布防图的主意,就会想到萧朔会有准备,就会知道有一份假的,一份真的,但楚清暄根本分不清哪个真哪个假,大概率会把两份都交上去,可分不清真假根本没用。
就算到时候有细作探明哪个真,哪个假,但因为楚清暄知道萧朔知道,不会这么简单,便会怀疑:
要么两份都不是真的,都是诱饵,那么就猜到了事实,结果就是匈蛮行动无效,相当于布防图没有泄露。
要么两份中,细作确定真的那份,可能是假的,细作确定是假的那份,可能是真的。进而陷入无限循环的怀疑和猜忌之中,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份都不敢用。
如果楚清暄没有参与,也没有提醒温家和细作,那么,细作就会偷到假的。
如果楚清暄没有参与,但温家或者细作查探到了有两份,一份真一份假,那么就会盗取真的,可真的也是假的,正中他们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