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宝贝重生了_作者:野茫(44)

  自从邢刻每天来家里陪许拙看书之后,孙芳丽就时常会邀请他留下来吃饭。

  许家虽然困难,但这点大的小孩又吃得了几粒米。孙芳丽和许清朗都为人父母了,看见邢刻干瘦的身材嘴上虽然不说,内心其实都很于心不忍。

  不仅仅他们,隔壁的沈阿姨也时常会骂邢东海。

  早些时候许拙经常把家里的东西带给邢刻吃,孙芳丽就没说过什么,如今门都进了,自然也想留他好好吃个饭。

  邢刻性格冷,最开始说什么也不愿意。

  可孙芳丽是成年人,还是做生意的成年人,哪里能不知道怎么哄孩子。

  好话软话多说两句,邢刻这样的孩子就很容易不好意思。

  尤其是眼前还有没心没肺的父子两在到处跑来跑去,傻兮兮的。像这样温馨的环境,就更容易让人心软了。

  果不其然,邢刻一次比一次犹豫得要久,这一次多停顿了好一会儿,闭闭眼正要拒绝。

  孙芳丽便又适时开口道:“阿姨不小心做多了几个,今天可能会吃不完,明天放坏了可就不好了,所以阿刻能不能帮阿姨这个忙啊?”

  那头的许拙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也激动地拍手:“留下来!留下来!”

  邢刻:“……”

  钟表下的白色墙壁斑驳出绿色的底,邢刻最终还是留在许家吃了这样一顿饭。

  这是他在许家吃的第一顿饭,就在小学即将开始前,八月份的尾巴时。

  暖洋洋的灯光,香喷又暖乎的饭。

  隔壁的沈阿姨探个脑袋听说邢刻留在许家吃饭了,还特地送了锅排骨汤来给他们喝。

  熬了一整天的汤营养又驱散疲劳。

  邢刻垂睫看着这些,好半天都没有动筷。

  只不过是一楼之差,对邢刻来说却简直就像天上和地下一样,他都数不清有多久没吃过这样好吃的饭菜了,甚至隐隐有不真实之感。

  饭桌上,许拙含着一口饭,嘴角还有饭粒,却都顾不上,只顾着邢刻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的开心,一个劲儿冲邢刻挤眉弄眼。

  他古灵精怪的表情逗乐了邢刻,邢刻顺手就给他把嘴角的饭粒给摘了。

  许拙开心又害羞地抱着手笑了起来。

  一旁的许清朗见了,也跟着笑,凑到孙芳丽耳边小声道:“这点随我,就爱招惹些不好招惹的。”

  孙芳丽白眼一翻:“贫吧你就。”

  许清朗哈哈大笑。

  说是这么说,可意思却绝对不是那个意思,否则孙芳丽和许清朗夫妇也不会由着许拙和邢刻玩。

  孩子和孩子的性格不同,成长经历也不同,但这都没有关系,在他们夫妇二人看来,这样楼上楼下,又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情谊是最难得的。

  虽说他们也不一定能在杏花苑住太久,但总归有几年就算几年吧。

  要知道,像这样的时光,往往是咻地一下就要没有的。

  *

  酷暑一过,就到了入学季。

  杏花苑好几个孩子都板板正正地穿好了或大红或深蓝的校服,要往小学的方向去。

  这些孩子的年纪大小是不一的,譬如说隔壁沈阿姨家的孩子,已经六年级了,个儿很高。再譬如之前楼下徐妈家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

  再再譬如许拙、邢刻和许行这三个孩子,那就是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

  一排儿大大小小的去上学,别提多有意思了。

  “哎,沈黎明,记得照顾一下新去的弟弟们啊。”沈阿姨瞧着新去的小萝卜丁,觉得有意思,遂在楼下大声提醒。

  沈黎明却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孩子年纪大了,正值叛逆期,压根不屑父母这套。

  再回望一下这边还在和妈妈亲亲抱抱的许拙,沈阿姨别提多羡慕了。

  可是沈阿姨看到的也只不过是表面开朗的许拙罢了,真实的许拙内心可还揣着一件事呢。

  是这样的,住在杏花苑这边的居民,被分配到的都是临西市第六小学。

  六小是临西市的重点小学,又恰巧在许拙入学的这一年换了一个校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不,不仅提前要求孩子们定好校服,整齐着装,还要求新入学的孩子们进行测验,然后按照测验结果分班。说是要将高考指挥棒效应延长至小学,从小就绷紧孩子们的神经。

  而许拙记得,他当年考试考入了三班,邢刻考的是八班。

  许拙已经完全不知道当年的自己是怎么天赋异禀地考入三班的了,换成现在的自己,只觉得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