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兴国_作者:寻香踪(136)

  马建设的姐夫罗飞休了一个月婚假,人非常勤快,会做饭,帮丈母娘家干活非常麻利。

  光会做饭这点,李玉英就满意得不行,有几个男的会做饭啊,都只会张嘴喊着要吃。

  远夏果然跟马安民借了车,在郊区路上教郁行一学开车。

  郁行一果然是机械男,相当快就上手了,几天工夫就开得十分娴熟。

  远夏说:“回头咱们一起去考个驾照。”

  “好。”郁行一意犹未尽,“要是自己有车就好了。”

  远夏哈哈笑:“别着急,一切都会有的。”

  这个寒假,除了教郁行一开车,远夏主要是给弟弟妹妹辅导功课。

  远秋学文科后,成绩提升显著,从分班时全班十几名,到现在班上能排前三、全校前十名,就是数学差了点。

  只要正常发挥,至少考个专科不成问题。

  远夏已经跟远秋商量好了,到时候第一志愿就报考越城师院,其他志愿也都是各个师专师范,学她喜欢的中文,将来毕业后当老师或者进报社出版社当编辑。

  远秋也一心想考到越城去,离哥哥近一些,所以学习非常刻苦。

  大三下期,远夏又参加了一次实习,这次去的是机械厂。这次不是简单的金工实习,而是学习机械操作、机械装配以及维修。

  等考完期末考试,远秋已经考完了高考,正在家等分数和录取通知书。

  远夏暑假没有回家,他的实习还没结束。他们这种操作性强的工科专业,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所以实习期很长。

  远夏也不排斥,时间越长,学得自然越多。

  郁行一也没有明确的假期,他将自己的上铺收拾了出来,让远夏搬了进去。

  他自己花钱买了个电风扇,这样远夏就能少受些罪。

第44章 风波

  马建设回家之前,来了远夏这里一趟,想跟他要司海波的地址,他想买点东西回来卖,但是又不想一个人去温州,因为旅途太痛苦了。

  远夏没有给他地址,而是说:“司海波的厂已经关闭了。”

  马建设大吃一惊:“为什么?生意不好吗?我看他生意非常红火啊。”

  远夏叹气:“正是因为生意太红火,国家认为私营企业扰乱了市场秩序,被认定为投机倒把,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现在都被抓去坐牢了。”

  “啊?怎么会这样?”马建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远夏说:“国家正在进行经济改革,出现很多乱象,所以政策又收紧了,正在进行经济整肃。以后还是不要去摆摊了,至少这两年别摆了。”

  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一放开,就好比久旱逢甘霖,个体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来,极度匮乏的民生产品也跟着丰富起来,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势头。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习惯了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一时间却难以适应这样的市场竞争,被民营经济挤压得生存空间大大缩小,效益越来越低。

  再加上一些哄抬物价的乱象层出不穷,国家只好重新收缩政策,关闭了很多私人企业,不少步子迈得快的私企老板都被当做违法乱纪的典型抓了起来。

  司海波就赶上了这样的政策,远夏时刻都在关注着国家政策的动向,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收缩了,马建军去年冬天买那台拖拉机,还是马安民以农机厂的名义买的,因为不允许私人买车、跑运输。

  司海波提前跑路,还是远夏写信提醒他的,还好他听进去了。跑路之后,还给远夏写了封信来道谢。

  马建设感叹:“那以后不能做生意了。”

  远夏拍拍他的肩:“以后应该还可以吧,国家政策随时都会改的嘛。回去好好享受假期吧,你明年就毕业了,再也不可能有这么悠长的假期了。”

  马建设高兴起来:“对啊,我还是好好享受我最后一个暑假吧。你也太惨了,最后一个暑假还得实习。”

  “滚蛋吧你,别在我面前炫耀了。帮我带点东西回去,没事就去我家店里转转,帮我照看点家里人。”远夏说。

  马建设欣然应允:“没问题!”

  远夏没有拒绝郁行一的提议,搬到了研究生楼。研究生楼早期是办公楼,后来学校规模扩大,这里就不做办公楼,改成研究生宿舍楼了。

  由于修建时间悠久,楼房前后的树木早已成林,枝叶繁茂,将整栋楼房都掩映起来了,夏天住在里面分外凉爽。当然也有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蚊虫太多,必须得有蚊帐,冬天也比较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