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_作者:扶子不好吃(320)

  封霖淡声说:“没事。”

  梁博士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朝他笑着点了下头,然后与他擦肩而过。

  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

  又过了片刻,杨奕钦从二楼走了下来。

  再次回到广播室,李江已经在确认今天的安装任务,见他们回来,众人就马不停蹄地“开工”了。

  一直忙到中午时分,大雪又变大了。

  他们完成了几户人家的安装,正要回监狱去吃午饭,却忽然被人拦住了。拦住他们的是两男两女,其中男人左右手各提着两个桶,桶里正腾腾地冒着热气,女人则抱着一叠碗。

  李江不明所以:“怎么了?”

  “我们也想做点什么……”

  “是啊,我们也想做点什么……”

  霎时,李江更加费解了。

  女人主动解释说

  “自从来到基地,我们就一直没能帮上什么忙,什么危险事都要靠你们来做。现在下了大雪,你们又冒雪给我们安装火炉,让我们可以取暖、可以在吃饭上自给自足……说实话,我们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小事总是能做一点的,昨天大家去各家各户敲门,问谁家里还有姜和糖,愿不愿贡献出来煮姜汤。”

  说到这里,她有些局促地打开了桶盖:“你看,姜汤煮好了,现在给你们送过来祛祛寒。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们一定别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李江乐呵呵地说,“你们费心了。”

  女人便欢天喜地地给他们盛姜汤。

  即使是不怕冷的人,也接过了她递过来的碗,笑着道谢。

  一碗姜汤下肚,从身到心都暖热了起来。

  女人热切地说:“再来一碗?”

  “不了不了!”李江忙摆手,“我们得赶紧回去了,下午还有其他任务。”

  女人转而看向杨封两人:“杨哥和封哥呢?不再来点吗?来点才能继续教我们战斗机巧。”

  杨奕钦失笑。

  是他们训练的学生啊。

  封霖谢绝:“谢谢,不用了。”

  送姜汤的人怕耽误他们正事,就没有再热情劝说。

  众人得以离开小区。

  等到他们一路抵达监狱,才发现了原来幸存者不止在小区里面送姜汤,“业务”已经拓展到了基地。只见有几批幸存者正手提保温桶,拿着一大袋一次性纸杯,穿梭在基地的各个角落。

  其中有样东西特别显眼就是广播室门前的两辆很小的三轮车。

  小三轮车能通过融雪后的通道,蹬三轮的是两个年愈五十的老大爷,三轮车的后方塞进去好几个不锈钢大桶。众人一眼就能认出,那种大保温桶是早餐店里常用的餐具,容量大、保温性能强。

  或许是前段时间,外出基地的热潮推动,幸存者们将附近几个农村里所有能利用的东西都搬了回来。如果说之前农庄里只是没有食物和药物这些基本物资,现在什么摆件、家具、被褥、工具……甚至于装饰、电气零件之类的东西,都被搬了回来。

  杨奕钦早就发现有不少人都拥有了自行车,天天骑行穿过东区的通道。

  现在基地外的安全区范围,正在一步步向外扩张。他丝毫不怀疑,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人在集会上卖小吃。

  归功于这些“重器”的利用,从幸存者小区、守卫望台、再一路抵达监狱,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幸存者在提桶送汤。

  鹅毛大雪纷纷落下。

  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中,忙碌的幸存者们不仅给基地里来往的军队送去了姜汤,还不忘食堂和守门的军人、临时医院的医护人员……如果不是基地不允许,他们甚至想翻过矮山,给山那头的科研人员也送一份尝尝。

  好说歹说,基地终于同意帮他们把姜汤送过去。

  监舍里住着的重要人物,他们自然也没有忘记。

  看守人便上楼报告情况。

  郑将军知道了这事,连忙放下了手头的公务,步伐匆匆跑下了楼。

  因为这场大雪,郑将军又苍老了几分,满鬓霜白皱纹遍布。从昨日凌晨突遇降雪开始,他就一边忙着做基地内的决策,一边同联络员们一起,试图联系国内其他地方的安全区。

  他双手颤抖着,接过了这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你们……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我们就煮个汤而已!”

  “这是我们的基地,我们也想出一份力。”

  “对!这是我们的基地,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待在家里,等待咱们的军队在暴风雪中为我们舍生忘死!等咱们的医护人员和科学院为我们忙前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