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崩溃期间所有的历史、文化和科技都捡回来,这是华国人在末世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村民们再次自发鼓掌。
最后,杨奕钦用一句带笑的话,结束了今天的会议。
“希望大家能跟从国家基地的脚步努力,不要只看见眼前这点粮食和物资。毕竟物资不是从商店的货架上长出来的,永远等人拿着镰刀和铁棍去挑挑拣拣。”
.
开会的效果立竿见影。
会议结束的当天,之前龟缩在农院的房间里,不愿意和村民一起劳作的幸存者便主动找到了村长,询问自己可以做的事。
为数不多的一两个刺头,也在强硬武力的威慑下,接受了村里的规矩。
为了不让大家忘记自己的目标,杨奕钦决定每隔一周就给大家开个会,总结过去一周村子建设的成果,顺便敲打那些不安分的人。
村民们接受良好,甚至还有点期待每周的开会。
因为杨奕钦讲话真的很好听,大家都喜欢听他侃侃而谈,又愉快又振奋人心。
由于时间原因,村子的第二场会议将在年后举办,村长灵机一动,决定将这场年后的会议变成晚会,愿意的人都可以上去表演几个小节目,权当是末世里难得的消遣了。
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准备过年。
杨奕钦和封霖两人也不必再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他们空出一上午的时间,好好检查修整了一遍直升机的各个零件。
虽然没有年集可赶,村里的空屋太多,处处透着一股荒凉之感,可众人的心情却相当热络。甚至有人跑去问村长,能不能少做几发子弹,给他们留一点烟花增加过年的氛围感。
烟花自然不比子弹实用,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人燃起对生活的希冀,充实众人的精神世界,何尝不是末世中的一种自救。
人心的荒芜,有时比身体的饥饿更加可怕。
村长点头,表示这件事他会想办法,随后他便找到了杨奕钦。如今村子里的大小事宜,众人都喜欢询问杨奕钦,俨然将他当成了村子的主心骨。
不过杨奕钦并没有全包全揽,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让长辈们自行判断。
“烟花吗?烟花村的成品烟花炮仗还有剩余,全都放在了张伯那里。”杨奕钦想了想,说,“那种小孩子玩的炮仗,摆放在地面上高度不过一人烟花树,以及仙女棒之类的玩具烟花,倒是可以发给村子里的人,其他的还是算了。”
大型烟花和传统鞭炮的动静太大,一旦燃放就会把村子变成一个活靶子,引来许多不必要的的麻烦。
封霖开口说:“安全起见,就算是玩具烟花,也最好在傍晚之前燃放。”
村长点头。
“好,我跟张卫华他们商量一下。”
这时,杨父领着狼青犬走了过来,问:“村长,你怎么在这里?”
村长便把烟花的事跟他说了一下。
杨父沉吟片刻:“钦钦和小封说的不错,首先肯定不能燃放大型的烟花,其次就是时间的问题,晚上还是太热闹了一点。”
“那就规定给大家的数量。”村长说,“主要只为了图一个气氛,就算是小孩子玩的那种仙女棒也很不错。”
杨父点头:“好,我联系一下老张。”
烟花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三个村子的主要负责人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给所有幸存者过一个有人情味的春节。
那不单单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象征。
众人早就配合过无数次,做好决定之后便迅速将事情提上了行程,有人负责清点适合玩乐的烟花,有人负责将烟花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送到众人手中的除了烟花,还有杨村大爷刚刚杀好的猪肉和羊肉,表姨等人宰杀的鸡和鸭,以及国家安全区送来的米面粮油。
与此同时,之前大规模组织搭建的蔬菜大棚,渐渐有了收获。
鸡舍的鸡也在日复一日地下着蛋。
村民们从各家的柜子深处,找到了往年没有用完的窗花纸、对联、灯笼和香烛,毫不吝啬地将东西分给了后来的幸存者。
毫无疑问,这注定是一个充实而特殊的春节。
.
临近年关,华北平原又下起了大雪。
除夕那天的凌晨,杨母醒得最早,她心中似有所感地拉开了窗帘。
屋外白茫茫一片。
呼啸的冷风裹挟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落在了农院和田野之上。随风飘舞地雪花遮蔽了生物的视线,几米之外的景象都像是隐隐绰绰的海市蜃楼,世间万物都被笼罩于朦胧之中。